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血管内栓塞结合二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效果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结合二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栓塞结合二期SRS综合治疗AVM并获得影像学随访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7~96个月。将DSA显示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视为治愈。按照是否治愈分为治愈组29例,未治愈组37例,观察两组AVM是否破裂、栓塞前体积......

    作者:诸德源;方亦斌;黄清海;刘炜;李仁利;祝国荣;李强;许奕;洪波;赵文元;刘建民 刊期: 2016- 03

  •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中度狭窄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存储系统中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通过CDFI首次评估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中度狭窄(狭窄率为50%~69%),并且于初检后完成12、24、36个月CDFI规律复查的患者279例。记录病变血管残余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并根据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是否进展为重度狭窄(狭窄率为70%~99%)或闭塞,分......

    作者:刘然;华扬;王力力;段春;凌晨 刊期: 2016- 03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以预测特定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经血管内栓塞治疗且有符合纳入标准的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429例(共计动脉瘤441个),多发动脉瘤均按每个动脉瘤单独计算例数。根据动脉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6例)和未复发组(375例)。比较两组临......

    作者:王驰;曹伟;左乔;吕楠;冯政哲;刘建民;黄清海 刊期: 2016- 03

  • 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肠组,26例)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胃组,28例)。在两组患者均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第2天开始给予鼻饲整蛋白制剂(瑞代),观察两组患者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肠外营......

    作者:安玉玲;熊亮;刘剑戎;易小猛;吕海金;魏绪霞;易慧敏 刊期: 2016- 03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信号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凝块对血管壁的理化刺激是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的常见原因。长期以来CVS是神经外科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SAH后脑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功能受损,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减少,脑血管舒张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

    作者:邵正凯;刘爽;王雪峰 刊期: 2016- 03

  • 脑-机接口技术在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电脑通讯系统[1],其特点是不依赖于大脑、周围神经、肌肉和骨骼这一人体正常的传导输出通路,而是将获取的大脑电活动信号经过外源输出设备评价分析或补充修正后,转变为相应指令并显示成人们预期的行为活动,从而实现人体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2]。更简单地说,BCI可以定义为一种“新型大脑信号传输系统”。目前......

    作者:曲斯伟;宋为群 刊期: 2016- 03

  • 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天冬酰胺内肽酶的表达

    目的:探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狭窄模型中天冬酰胺内肽酶(AEP)的表达。方法将14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8只)和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通过手术损伤颈动脉内膜。术后两组均给予含镁高脂饲料饲养兔10周,每2周进行体质量称量及血脂检验,术后第5周和第10周末均行MRI观察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情况,术后第10周末收集标本后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A......

    作者:姚泓;赵辉林;万杰清 刊期: 2016- 03

  • 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及髓周动静脉瘘各一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1男,57岁,主因突发性头痛2个月,于2014年8月5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前2个月,患者突发剧烈头痛,伴明显恶心、呕吐,当地医院脑脊液化验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遂行全脑DSA,考虑为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由左侧椎动脉颅内段起始部发出分支供血,向颅内引流。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为避免再次破裂出血,患者转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治疗。入院时患者已无任何神经系统功能障......

    作者:马永杰;李桂林;卞立松;孙力泳;张鸿祺 刊期: 2016- 03

  • 小脑及脑干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合并静脉畸形伴出血一例

    患者男,32岁,因头晕及右侧肢体麻木7d于2015年4月27日入住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前7d,患者晨起突发头晕、头痛,以后枕部明显,伴恶心、呕吐、视物双影且模糊,于2015年4月21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为253/160mmHg,即给予静脉滴注治疗(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后症状无好转;2015年4月22日,患者仍觉右侧肢体麻木,肌力无异常,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显示桥脑片状异常低密度影;2......

    作者:赵海清;高培毅 刊期: 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