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低频阈上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诱发电位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频阈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刺激患侧组、刺激健侧组及自然恢复组(不接受磁刺激治疗),每组10例.在发病后3~5d,对刺激组患者行rTMS治疗,频率为0.5Hz,70%输出强度(3.0T),900脉冲/d,连续10d.在治疗前(试验第1天)和治疗后第10、40天记录患侧脑区运动诱发......
作者:邹蓉;赵合庆 刊期: 2009- 02
-
三种诊断标准对脑梗死患者代谢综合征检出率的比较
目的观察和分析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ATPⅢ)及中国人代谢综合征(MS)标准(2007)诊断的MS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检出率,为探讨适合中国人脑梗死预防的MS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8年8月住院和门诊经CT或MRI证实脑梗死患者756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者271例;回顾性地分析不同标准诊断的MS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中的检出率......
作者:颜应琳;王拥军;于凯;白纯;高素颖;杨红娜 刊期: 2009- 02
-
脑小血管病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变(SVD)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SVD相关的MCI(SVD-MCI)患者66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57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视觉评分,评估白质病变(WML)和内侧颞叶萎缩(MTA)病变的程度,并记录大脑不同部位腔隙性梗死(LI)的数目,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LI、WML和MTA与SVD-M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SVD-MCI组患......
作者:李华;赵文新;任苏虹;孙芳;段立晖;陈念东;周国庆 刊期: 2009- 02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73例DSA影像显示直径<5mm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并分析早期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病例随访采用DSA(46例)或磁共振血管造影(11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4年.结果术前经DSA诊断的73例79个动脉瘤,经手术探查证实并给予处理的77个;未处理的2个动脉瘤中1个未予探......
作者:陈光忠;李昭杰;林晓风;詹升全;周东;舒航;曾少建;唐凯;林志俊 刊期: 2009- 02
-
凝血酶与脑水肿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的急症,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脑出血占全部卒中的20%~30%,其中80%发生于大脑半球,其余20%发生于脑干及小脑.据统计,中国人脑出血年发病率约为40~60/10万,北方寒冷地区发病率高于南方,冬季高于夏季[1].......
作者:杨伟东;马景鑑 刊期: 2009- 02
-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与致残率都非常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过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多采用药物治疗,近20年来,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治疗器材的不断改进,血管内治疗已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被广泛应用.......
作者:朱余友;李淮玉 刊期: 2009- 02
-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及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规律,探讨它们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和脑出血组(138只),脑出血组再分为出血后1、3、6、12、24、36、48、72h和7d亚组(每组15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用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测血-脑......
作者:王庆广;赵辉;崔桂云;陆军;祖洁;沈霞 刊期: 2009- 02
-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rAAV-BDNF)的表达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生长的影响.方法取孕18d大鼠建立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模型,感染rAAV-BDNF病毒.在检测了BDNF稳定的表达水平后,用MAP2染色法来标示神经元树突形态.用荧光显微镜采样,统计胞体约15~20μm的MAP2阳性细胞初级树突的数目和长度.对照组神经元为感染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结......
作者:张惊宇;赵节绪 刊期: 2009- 02
-
人参皂甙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人参皂甙Rg110、20、40mg/kg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栓塞2h制作大脑中动脉模型.4个药物组于术前5d至取材当日,每日清晨于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g1(10、20、40mg/kg)及尼莫地平1mg/......
作者:包翠芬;刘霞;魏嘉;梁佳;秦书俭 刊期: 2009- 02
-
赖诺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卒中恢复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递增态势.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控制卒中发病率的首要任务即控制血压.......
作者:金秀红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水解脱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 2 早期发现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的三种检测方法
- 3 MoMa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作用
- 4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中颅内动脉瘤破裂致颅内压急性增高一例
- 5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和IL-6的关系
- 6 脑血管病与神经免疫进展研讨班
-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
- 8 汶川地震灾后颅脑损伤的急救
- 9 过氧化氢中毒致脑栓塞一例
- 10 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二例
- 11 吡哆胺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的影响
- 12 静脉窦内球囊辅助Onyx18闭塞上矢状窦及侧窦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 13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高流量复杂髓周动静脉瘘一例
- 14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癫痫的影响因素分析
- 15 颈动脉狭窄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转变为痴呆的影响
- 16 四逆汤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7 应用血管超声分析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的关系
- 18 2012年烟雾病(Willis环自发性闭塞)诊断治疗指南(日本)的解读
- 19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新模式
- 2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与脑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