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1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63例)和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组(44例);另外选择53名体格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患者颅内动脉及颈动脉进行检测.结果TCD颅内动脉检测结果提示,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作者:庄丽;曲延顺 刊期: 2006- 09
-
青年与中老年原发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比较青年与中老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次发生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274例,其中青年组34例,中老年组240例.比较青年与中老年脑出血各种危险因素发生率的差异,并对各种危险因素对青年和中老年脑出血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史是本组脑出血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占70.1%,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分别为55.9%和72.0%,但差异无显著性,其后依次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缺血性卒中史、吸烟史和饮酒史.......
作者:张英爽;沈扬;樊东升 刊期: 2006- 09
-
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治疗颅内动脉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使用覆膜支架行病变隔绝术治疗20例患者.根据靶血管的直径和病变的长度,选择覆膜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共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例、颅底以上颈内动脉动脉瘤7例,经蝶手术致颈内动脉破损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伴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共使用覆膜支架21枚,裸支架与覆膜支架联合使用3例.......
作者:张鸿祺;支兴龙;张鹏;李萌;吉训明;缪中荣;王亚冰;卢小健;史怀璋;祁大勇;柳江;肖泉;秦晓红;宋庆斌;王玉林;张虹;凌锋 刊期: 2006- 09
-
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建立时的麻醉方式选择
目的探讨腹腔麻醉与吸入麻醉方式对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法和气管插管2%七氟烷混合30%氧气吸入麻醉法进行麻醉,Longa法建立MCAO模型.观察两组大鼠的麻醉诱导、持续及苏醒时间的差异,对比分析血气分析、血糖、肛温、脑温、神经功能缺失评分、48h存活情况以及梗死体积的差异.结果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对呼吸......
作者:赵喜庆;吴浩;吉训明;苏万东;凌锋 刊期: 2006- 09
-
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大鼠颅内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35只: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结扎左侧颈总动脉+术后2%盐水喂养;B组15只: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术后2%盐水喂养;C组10只:正常大鼠,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术后12周处死大鼠,观察颅内动脉瘤形成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A组35只大鼠共出现13个颅内动脉瘤,包括12个囊状和1个梭形脑动脉瘤,成功诱导率为37.14%.......
作者:郭付有;宋来君;郭予大;游潮 刊期: 2006- 09
-
纳洛酮对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在缺血灶周围区的表达和纳洛酮干预后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纳洛酮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插入栓线及抽出线栓成功再灌注后,分别给予纳洛酮组大鼠腹腔注射纳洛酮3mg/kg(总量6mg/kg),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腹腔注射等量......
作者:周水秀;吴钢 刊期: 2006- 09
-
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病急性期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6.5%[1].据报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脑梗死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分别为35.5%、33.3%和5.3%.......
作者:朱海英;宿英英 刊期: 2006- 09
-
心源性脑栓塞的溶栓治疗
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亚型中,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cerebralembolism,CCE)起病急骤,其脑梗死体积较大,神经功能损害通常较重,治疗棘手,预后较差[1].所谓CCE,是指由来自心脏的脱落栓子阻塞脑供血动脉,从而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占整个缺血性卒中的20%.......
作者:马欣;贾建平 刊期: 2006- 09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的护理
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供血区域血流量减少,使责任血管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急性缺血性卒中自然预后差,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1,2].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动脉内溶栓治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动脉内溶栓可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细胞的血供,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作者通过对4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回顾,从护理学角度对围......
作者:秦晓红 刊期: 2006- 09
-
实质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血管网状细胞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颅内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5%~2%,一般分为囊性、实质性和混合性三种,其中实质性的发病率更低,约占血管网状细胞瘤的20%~30%,发病部位多位于颅后窝[1-4].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DSA室自1998年以来,在1400余例脑血管造影检查中,仅发现6例实质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并均经病理学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惟伟;马骏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Ⅲ(修订稿)
- 2 颈外伤致急性脑缺血临床及磁共振动态观察一例
- 3 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50%~69%和70%~99%诊断准确性的评估
- 4 汶川地震灾后颅脑损伤的急救
- 5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现状
- 6 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治一例
- 7 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内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
- 8 颅内支架重叠技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 9 粤语训练对卒中后粤语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 10 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预防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 11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2 甘露醇与尼莫通合用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 13 烟雾病免疫相关基因研究
- 14 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
- 15 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大鼠脑梗死模型的建立
- 16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
- 17 循证医学及指南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评价
- 18 球囊扩张支架与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分析
- 19 不同孔率支架对颅内动脉瘤血流流场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 20 内皮祖细胞与烟雾病新生血管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