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替罗非班作为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抗血小板聚集替代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破裂动脉瘤患者309例,根据所接受的术中替罗非班药物剂量,分为标准组[211例,10μg/kg静脉注射3min,0.15μg/(kg·min)微泵维持]和半量组[98例,5μg/kg静脉注射3min,......
作者:贺晓武;左乔;黄清海;洪波;许奕;刘建民 刊期: 2018- 10
-
血红素氧合酶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07例为脑梗死组(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72h).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8例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作者:李土明;钟萍;王潇;吴滢;童舒雯 刊期: 2018- 10
-
醒后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早期预后研究
目的探讨醒后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早期预后情况.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2017年4月至9月所有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发病3d以内的27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发病时间是否明确分为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随访发病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醒后卒中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分析醒后卒中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及影响早期预后的因......
作者:张文玉;邹宁;李琦;秦新月 刊期: 2018- 10
-
直径≤7 mm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目的探讨直径≤7mm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动脉瘤破裂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有详细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的171例单发性直径≤7mm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19例,动脉瘤未破裂患者5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动脉瘤破裂与未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形态资料[如动脉瘤分布部位、有无子囊、动脉瘤形态(规则形......
作者:王晖;康凯 刊期: 2018- 10
-
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25例经全脑DS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所有患者的脑血管病常规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指标.根据DSA结果分为颅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狭窄率≥50%)组(狭窄组,273例)和无狭窄组(152例),比较两组间一般资......
作者:唐天萍;高宗恩;陈晓辉;钟孟飞;吕在刚;李海停 刊期: 2018- 10
-
缺血性卒中炎性反应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占卒中的80%[1],其致死率为5%~15%,致残率可达50%[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性反应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3-5],其主要涉及外周白细胞浸润脑实质和内源性小胶质细胞活化[6-7].研究显示,炎性级联反应作为主攻击因素[8-9],在该过程中可活化促炎性细胞因子[10]、趋化因子[11]和黏附分子[12].鉴于炎性反应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本研究......
作者:李月;刘振权;汤轶波;李韵歆 刊期: 2018- 10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M)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连续收治的2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BSC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头部CT、MRI),其中急性出血患者14例,非急性出血患者11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部CT及MRI检查.术中采用枕下正中入路14例,枕下远外侧入路7例,颞下入路3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海......
作者:张力;王汉东;潘云曦;丁可;祝剑虹;茅磊 刊期: 2018- 10
-
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关于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比较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所有文献,检索时间均从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7月.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以及提取数据,由第3名研......
作者:马莉花;孙梦娇;原铂尧;王满侠 刊期: 2018- 10
动态资讯
- 1 血管内栓塞治疗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P1段缺如合并一侧P2段动脉瘤样改变一例
- 2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
- 3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4 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切应力分析
- 5 多模式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研究进展
- 6 眼动脉段大型动脉瘤夹闭和载瘤动脉重建手术技巧的探讨
- 7 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测定
- 8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及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
- 9 他汀类药物防治卒中的研究进展
- 10 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前循环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中长期疗效
- 11 书信往来
- 12 2270例卒中患者延误诊治时间的因素分析
- 13 吞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 14 体外增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梗死大鼠脑内的存活
- 15
- 16 扩散峰度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变化中的应用分析
- 17 儿童烟雾病临床特征及其脑硬膜颞浅动脉融通术疗效分析
- 18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神经血管耦合功能的研究进展
- 19 不同海拔地区汉族和藏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研究
- 20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