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烟雾病易感因素研究进展
烟雾病是一种进行性脑血管病,具有种族易感性、家族聚集性特征.烟雾血管表现出内膜增厚,中膜变薄,内弹力板迂曲,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等特征性病理表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该病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异常代谢和炎性反应相关.作者从遗传因素、机体内环境因素、免疫因素3个层面,阐述内皮细胞易感基因环指蛋白213、平滑肌细胞易感基因、细胞外基质代谢相关基因、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以及免疫易......
作者:郭鹏宇;张豪杰;张增雨;李怡萌;范亚杰;齐金博;卢壮壮;邱艳艳;杨静怡;邢红霞;李超堃 刊期: 2019- 02
-
术中脊髓血管造影辅助下精准治疗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二例并文献复习
回顾性分析2例在复合手术室手术治疗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以探讨术中脊髓血管造影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在SDAVF手术中的应用价值.2例术前经脊髓血管造影证实为SDAVF,瘘口位于胸段,于复合手术室内进行动静脉瘘切除术,并采用改良Aminoff-Logue量表评价脊髓功能.2例患者术中均准确地找到瘘口并将其切断,即刻脊髓血管造影显示瘘口均完全消失.术中脊髓造影、......
作者:宋炳伟;甄勇;何亮;闫可;申林海 刊期: 2019- 02
-
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二例
通过总结2例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特点.患者1表现为四肢无力,合并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影像学示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以远的血管分布区脑组织均受累,中央前回皮质运动区及皮质下白质广泛损伤导致相应临床症状.患者2仅累及额叶前部皮质,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无肢体力弱表现.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临床少见,临床症状主要与额叶、胼胝体功能障碍相关,早期临床表现......
作者:万桂玲;孔琦;马欣 刊期: 2019- 02
-
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PCA)的后交通动脉(PCoA)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合并fPCA的PCoA动脉瘤患者55例(共57个动脉瘤),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其中27个动脉瘤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30个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根据Raymond分级评价术后即刻栓塞程度.影像学随访采用DSA或MR......
作者:闫亚洲;吴一娜;唐海双;曾张伟;赵开军;洪波;许奕;刘建民;黄清海 刊期: 2019- 02
-
机械取栓术中平板CT高密度征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局部脑组织平板CT高密度征的特点以及影响其出血转化及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取栓治疗且术中行平板CT检查的患者244例(后循环病变64例),其中桥接治疗85例.根据平板CT结果是否存在局部高密度征,分为高密度征组(71例)和非高密度征组(17......
作者:邢鹏飞;沈红健;李子付;张磊;张洪剑;杨鹏飞;张永巍;刘建民 刊期: 2019- 02
-
布勒茨手部测试量表在卒中急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布勒茨手部测试(BzH)量表在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上肢及手部功能评定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卒中急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16例,对其进行4周的标准上肢及手部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UE)、Wolf运动功能评价(WMFT)和BzH量表测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3个量表得......
作者:刘霖;朱琳;侯敬贤;李肖祎;杨帆;李舒伦;徐凡;王一峰;宋为群 刊期: 2019- 02
-
大脑中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大脑中动脉瘤(MCA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连续收治的241例(258个动脉瘤)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MCA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160例(172个动脉瘤)破裂动脉瘤患者(破裂组)和81例(86个动脉瘤)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未破裂组).手术采用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夹闭术+血肿清除术.采用格拉斯哥昏迷......
作者:张力;王汉东;潘云曦;丁可;祝剑虹;茅磊 刊期: 2019- 02
-
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诱导损伤的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诱导下人脑血管内皮细胞(HB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DMA(30μmol/L,作用24h)诱导建立HBMECs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ADMA组、ADMA+槲皮素处理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1、1、10、100μmol/L的槲皮素预处理2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30μmol/L的ADMA作用24h)、100μm......
作者:任锟;李彦杰;邢若星;赵晶;张志鑫 刊期: 2019- 02
-
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CA1区自噬的影响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海马CA1区自噬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12只)、SAH组(12只)、NMDP组(SAH+尼莫地平,12只)、3-MA组(SAH+尼莫地平+3-甲基腺嘌呤,12只).颈内动脉刺破法制备SAH动物模型.NMDP组造模成功后30min腹腔注射尼莫地平.3-MA组于造模前1h腹腔注射3-......
作者:焦继超;马玉德;李小亮;付爱军;孙林林 刊期: 2019- 02
动态资讯
- 1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盗血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 2 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模式对预后的预测
-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
- 4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脑急性缺血性卒中
- 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 6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动脉瘤破裂导致垂体腺瘤卒中的诊治
- 7 经外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锥体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预后对比研究
- 8 脑梗死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9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卒中后出血性转化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10 循证医学及指南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评价
- 11 重视超声对颈动脉和椎动脉支架置入后残余狭窄的评估价值
- 12 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整体护理
- 13 血管内栓塞治疗宽颈颅内动脉瘤
- 14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兔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 15 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后颅内过度灌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6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多中心建议(初稿)
- 17 值得高度重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18 两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在卒中后抑郁筛查中的应用
- 19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研究
- 20 颅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后复发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