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氧代谢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脑氧代谢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成重症组(GCS≤8分)15例和非重症组(GCS>8分)9例.通过颈内静脉置管采血测定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同时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计算动脉-颈静脉氧含量差(AVDO2)和脑氧摄取率,比较两组患者的SjvO2、AVDO2和脑氧摄取率,分析三者与GCS和格拉斯哥-匹斯堡昏迷......
作者:郑峥;宿英英 刊期: 2005- 10
-
经DSA分析100O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华人患者的病因特点
目的探讨华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CD、B超筛选过的1000例华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患者737例,将其分为脑梗死组471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66例,分别对患者脑动脉狭窄及闭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患者中,871例有与症状相关的颅内-外脑血管病变.其中明确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737例中,颅内病变3......
作者:史怀璋;李斗;李慎茂;凌锋 刊期: 2005- 10
-
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70例TIA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并对不同年龄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TIA(ICA-TIA)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VB-TIA)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70例患者中,单纯颅外动脉、单纯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分别为30.0%(21/70)、28.6%(2......
作者:黄明;朱凤水;李慎茂;缪中荣;凌锋 刊期: 2005- 10
-
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开颅夹闭颅内动脉瘤手术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3项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在2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开颅夹闭术中,进行BAEP、SEP和脑电图实时监测,观察手术操作对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手术操作均不同程度引起BAEP、SEP及脑电图的变化.其中BAEP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延长0.8~1.0ms,Ⅰ~Ⅲ、Ⅲ~Ⅴ波峰间期延长0.3~0.5......
作者:郑静;游潮;万衡 刊期: 2005- 10
-
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切应力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生长、破裂的机制.方法选取5只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模型,结合医学影像学资料,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行数值模拟,并对瘤颈、瘤壁等部位切应力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顶端动脉瘤在整个心动周期里切应力几乎都在迅速变化,变化时程与血流速度的变化时程一致,切应力主要存在于瘤颈,动脉瘤颈入口边界切......
作者:胡继良;杨新健;吴中学;吴耀晨;张晓龙;刘志成;戴建华;丁光宏 刊期: 2005- 10
-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选择素的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缺血区域的炎症反应.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70只)和假手术组(15只).前者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90min再灌注,将大鼠随机分为7个时间点,分别是再灌注后3、6、12、24、48、72和96h,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和生化法,观察额顶部皮质和基底核区P-选择素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
作者:李浩;毕桂南;罗传铭;曹立梅 刊期: 2005- 10
-
以眼球外突失明为表现的左眼动静脉畸形一例
患者男,60岁.20多年前,在活动中反复发生左眼肿胀,伴眼球外突,每年1~2次.当时无视力障碍及头痛、头昏,自己按压眼球和休息,症状可缓解,一直未予正规诊治.10余天前症状复发且加重,伴视力障碍、头昏,但无意识障碍、头痛和呕吐.......
作者:张海涛;高励;曾仲;刘西平;刘艳 刊期: 2005- 10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卒中患者康复的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我国卒中发病率男性达270/10万,女性达161/10万.我国每年有195万新发生的卒中患者,在500万~700万存活患者中,约75%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作者:谢荣;肖剑平;史振国;热迪拉 刊期: 2005- 10
-
脑静脉窦血栓的局部溶栓疗效分析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其致病原因众多,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重症患者常会有急剧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高热、局部或全身抽搐,甚至颅内出血,初就诊时往往难以确诊.......
作者:王文治;肖福顺;李牧;王嵩 刊期: 2005- 10
-
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实验条件的研究进展
目前,已经证实亚低温对脑外伤、脊髓损伤和全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神经保护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而实验条件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信性和科学性.......
作者:苏万东;吉训明;吴浩;凌锋 刊期: 2005- 10
动态资讯
- 1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 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下半年重点刊登内容通知
- 3 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相关栓子脱落的研究进展
- 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5 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灌注脑出血的风险评估
- 6 脊髓肿瘤术后致急性硬膜外血肿一例
- 7 解读国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试验文献及动脉瘤栓塞现状
- 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
- 9 脑血流监测对大鼠脑缺血模型制备的评价作用
- 10 吞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 11 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
- 12 手术切除颈内动脉颅外段巨大动脉瘤一例
- 13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变化
- 14 脑-机接口技术在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 15 近端血流阻断增压技术治愈性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
- 16 急性卒中患者并发心脏异常的监测
- 17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的关系
- 18 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的进展
- 19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
- 20 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形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