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辽宁省阜新地区蒙、汉两族农村居民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通过对农村地区蒙、汉两族成年人群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为缺血性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按标准化调查方法,由培训过的医师进行入户询问、血压测量及资料收集.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的7个乡镇≥35岁30214名农村常驻(≥5年)成年人进行性别、民族、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史、吸烟、嗜酒及饮食情况等方面调查.结果辽宁省农村蒙族居民缺血性......
作者:张心刚;孙兆青;张大义;祝荣才;郑黎强;刘双双;许长禄;李佳进;赵芬芬;叶爱群;李觉;胡大一;孙英贤 刊期: 2006- 12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疗效的评价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评估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性病变患者支架置入前、后的血管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CDFI检测39例患者78支椎动脉,其中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狭窄率≥50%)患者置入支架41枚.记录支架置入前、后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椎动脉起始段与椎间隙段血管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综合评估椎动脉起始段的狭窄率,......
作者:刘玉梅;华扬;凌晨;段春;刘强 刊期: 2006- 12
-
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积分对高血压患者卒中相对危险度的评估
目的以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综合评估指标,评估高血压患者卒中的相对危险度(RR).方法选择卒中危险因素研究队列人群中年龄≥40岁的高血压患者7371例,对其危险因素基线调查、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卒中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以CVHI积分值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卒中危险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高血压患者卒中发病有显著性联系的危险因素分别是CVHI积分值降低、心脏病、吸烟和饮酒,其RR分别为4.93......
作者:黄久仪;王桂清;郭吉平;曹奕丰;王艳;杨永举;俞学海 刊期: 2006- 12
-
扎普司特对急性脑缺血大鼠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扎普司特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剂(PBS)组和扎普司特组,每组14只.参照改良的Koizumi等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局部缺血模型.经静脉分别注入PBS及扎普司特(10mg/kg)1ml,用激光多普勒流量仪连续测定缺血侧及对侧皮质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皮质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用2,......
作者:高峰;伊志强;林贵军 刊期: 2006- 12
-
改良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改良模型.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制作MCAO模型;对照组采用Longa传统方法制作模型.比较两组模型制作的成功率、脑梗死体积及模型稳定性.结果改良后的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率和脑梗死体积分别为82.8%、(46±7)%,与对照组的89.3%、(48±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吴浩;吉训明;赵喜庆;苏万东;凌锋 刊期: 2006- 12
-
丁咯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丁咯地尔5、10、20mg/kg组,每组6只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于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脑组织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丁咯地尔5、10及20mg/kg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83±0.41、1.67±0.82、1.50±0......
作者:程雪;闵连秋;王刚;文普帅 刊期: 2006- 12
-
3%过氧化氢溶液口腔内冲洗致脑栓塞一例
患者女,37岁,教师.因发热1d,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抽搐6h,于2006年8月10日急诊入解放军第三○六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因发热、牙痛4d在口腔科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在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右上颌第一磨牙腭侧牙周袋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模糊、小便失禁,4h内病情急剧加重,发展为昏迷、癫痫持续状态.......
作者:杜娟;蔡艺灵;孔祥锴;吴樵;胡志慧;崔永强 刊期: 2006- 12
-
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并且以脑梗死为多见.发达国家青年卒中患者占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1],而在发展中国家,20%~30%的卒中发生于45岁以下的年轻人,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也日趋年轻化[2].有研究显示,在中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血小板活化聚集、炎性细胞增多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全血细胞的变化,并与青年健康者及老年脑梗死患者比较,以探讨血细胞......
作者:刘晶;赵合庆 刊期: 2006- 12
-
滤网装置保护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疗效分析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文献报道30%~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归因于颈动脉狭窄[1].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滤网装置的使用逐渐增多,使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因而滤网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CAS中.作者观......
作者:刘令强;李慎茂;朱凤水 刊期: 2006- 12
-
急性脑动脉闭塞的血管造影分级及溶栓治疗疗效评估系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已成为公认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1-3],但该治疗方法仅限于发病3h以内的患者,且有较高的颅内出血发生率[4-7],治疗时间窗很窄,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只有一小部分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指导下的动脉溶栓治疗,能够确定是否存在可逆性缺血脑组织,使溶栓治疗适应证选择更科学,显著延长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提高血管再通率和......
作者:李克;吉训明;凌锋;张云亭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老年脑梗死严重偏瘫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预后的相关性
- 2 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和随访观察
- 3 覆膜支架在颅颈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 4 2007年至2016年《中国脑血管病杂志》载文情况分析
- 5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 6 应用超声评估颈动脉支架置入后残余狭窄的影响因素
- 7 血管超声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检测的研究进展
- 8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olitaire AB 支架机械取栓术的效果
- 9 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自发性颈动脉夹层的疗效分析
- 10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八例的临床分析
- 11 锁孔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附26例报告
- 12 颈动脉狭窄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转变为痴呆的影响
- 13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4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研究进展
-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与脑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 17 超声检测烟雾病对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8 Ⅰ型神经纤维瘤基因突变与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畸形手术中的作用
- 20 疑似脑梗死表现的颈髓损伤诊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