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13例患者(共14个动脉瘤)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血管内治疗包括弹簧圈、弹簧圈结合液体栓塞材料或单纯应用液体栓塞材料进行动脉瘤瘤内栓塞或闭塞载瘤动脉.以Raymond分级判定动脉瘤即刻治疗结果,以改良Rankin量表(......
作者:吕楠;周宇;黄清海;许奕;洪波;刘建民 刊期: 2017- 12
-
影响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患者预后的出血性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出血性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显微手术治疗预后的出血性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同一血管组经显微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出血性AVM患者62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8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14例,mRS>2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
作者:刘俊;宋海·别德勒汗;张华楸;舒凯;雷霆 刊期: 2017- 12
-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短期随访
目的评价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应用PED治疗的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颈体比≥0.5)患者15例,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通过Kamran分级评价动脉瘤栓塞后闭塞率及载瘤动脉的改变,术后6~12个月行DSA复查.结果对15例未破裂宽颈动脉瘤共使用PED15枚,其中1......
作者:肖翔;毛国华;朱建明;高子云;赖贤良;宋书欣;叶敏华;祝新根 刊期: 2017- 12
-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ctDCS)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初发卒中后偏瘫患者45例,病程为1~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DCS1.0mA、2.0mA和对照组各15例.3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2次/d,45min/次,5d/周,持续2周.1.0mA组和2.0mA组在此基础上,周期给予1.0mA或2.0......
作者:曲斯伟;宋为群 刊期: 2017- 12
-
慢性肾脏病与缺血性卒中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渐增高,我国总患病率为10.8%,约有1.195亿患者[1],且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CKD的比例不断升高.有多项研究发现,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valu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下降和尿白蛋白增加与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有关[2-4]......
作者:申致远;陈玉辉;龚涛 刊期: 2017- 12
-
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监测的研究进展
治疗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的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患者脑缺血或脑组织损伤.既往的手术中监测技术包括荧光造影和血管超声等[1],主要是监测解剖形态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从而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以上手段均无法在整个手术中持续监测脑功能的变化.但电生理监测可通过监测传导通路的变化反映脑供血改变造成的功能性影响,并且可以实现持续、实时监测脑功能.因......
作者:李晓宇;张鸿祺 刊期: 2017- 12
-
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如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生殖系统肿瘤等,常合并血液的高凝状态,脑动静脉梗死是其常见并发症[1].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将近15%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其中动、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分别占10%~30%、50%[2].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以反复发作、多灶性为特点,患者脑梗死先于恶性肿瘤被发现时多处于肿瘤的中晚期,往往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国内外关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的研究较少,多以个案报道为......
作者:程艳伟;于敏敏;张菲菲;石向群 刊期: 2017- 12
-
水蛭素对脑出血大鼠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水蛭素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1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水蛭素组,每组72只.将大鼠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等渗盐水代替自体动脉血.水蛭素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6、24、72、120h注入水蛭素,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则于同时点给予等量等渗盐水.对......
作者:李红;吴黎黎;高青;李海红 刊期: 2017- 12
-
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隐匿性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隐匿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加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肿瘤筛查.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8例(0.7%)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现躯体恶性肿瘤.回顾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影像学改变、D-二聚体水平等化验结果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8例以脑梗死为首发......
作者:赵海燕;鲁明;樊东升 刊期: 2017- 12
-
Smart Mask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中SmartMask技术指导微导管到位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6年8月至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61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DSA资料,对比SmartMask技术组(31例)与常规路径图组(30例)导丝导管到达动脉瘤并进行弹簧圈栓塞的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量、手术时间的差异等.结果SmartMask技术组与路径图组在......
作者:张凯;黄清海;吕楠;毛燕君;张军;王永春;沈辉;丁海岭;戴力赫;扈艳超;侯林;高也淇 刊期: 2017- 12
动态资讯
- 1 心脑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的研究
- 2 半卵圆中心小梗死临床及影像学的对比性研究
- 3 大鼠静脉窦高压致硬膜血管变化的研究
- 4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分析
- 5 扩散峰度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变化中的应用分析
- 6 鼻咽癌放疗后主动脉弓上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疗效分析
- 7 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茎突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 8 不同方法的磁共振静脉成像对颅内静脉窦疾病诊断的比较
-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 10 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方法选择与疗效的初步分析
- 11 后交通动脉镜像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
- 12 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缺血性卒中的效果
- 13 复合交替引流治疗重症自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 14 脑缺血大鼠干扰素γ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相关性研究
- 15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盗血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 16 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二例
- 17 炎性因子介导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8 第十三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会议简况
- 19 Slit-Robo信号通路在血管生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