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6期文章
  • 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的影响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应用尼莫地平与再出血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307例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确诊SAH给予尼莫地平的时间分为3组,尼莫地平Ⅰ组108例,在发病≤3d时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30mg,每日3次;尼莫地平Ⅱ组96例,首次给予尼莫地平距发病时间>3d;对照组103例,确诊为SAH后不......

    作者:闫喜格;张祥建;李海燕;张丽英;胡书超 刊期: 2004- 06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研究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抗凝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4例,分别给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58.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5),而纤维蛋白原降低(P......

    作者:赵建华;马讯;林俊杰 刊期: 2004- 06

  • 大型或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25例

    总结25例大型或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探讨降低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方法.方法25例AVM患者,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26.8岁,均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病变大小为5~6cm者12例,>6cm者13例;按照国内史玉泉分级法:3级15例,3~4级10例;位于幕下2例.全部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病灶完全摘除,其中8例行病灶血管内栓塞加手术切除.结果完全切除畸......

    作者:吴近森;诸葛启钏;鲁祥和;钟鸣;郑伟明;瞿宣兴 刊期: 2004- 06

  •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带的影响

    研究尼莫地平在不同时期用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脑出血的治疗方法(脱水、止血、抗炎及酌情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尼莫地平于患者发病后3d用药,对血肿、水肿体积的影响及神经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血肿和水肿体积明显减小、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治......

    作者:葛朝明;张旭东;梁德胜 刊期: 2004- 06

  • 脑血流临时阻断中脑电图连续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局限性

    探讨在脑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手术中,临时阻断脑血流,脑电图监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局限性.方法直接夹闭动脉瘤16例,血管搭桥术后孤立动脉瘤30例.脑电图监测采用皮肤针状电极国际标准10~20系统;手术后12h内行CT扫描检查.结果6例术前血管造影显示侧支循环不良的患者中,2例在试验性颈内动脉阻断时,出现脑电图的异常改变;其他4例大脑中动脉临时阻断时,无脑电图改变;1例术前造影显示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颈内动......

    作者:菅凤增;凌锋;A Ssnyoto;G P Cantore 刊期: 2004- 06

  • 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增高的机制研究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脑梗死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以及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增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与20例正常人血浆MMP-9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循环白细胞MMP-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水平(198±121)mg/L,明显高于正常人的(38±17)mg/L,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与正常人......

    作者:周冀英;贾建平;董为伟 刊期: 2004- 06

  • 急性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黏附分子-1相关性研究

    探讨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3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27例)和糖尿病组(24例),分别于病程24h、1周、2周与3周检测血清可溶性ICAM-1.结果各组可溶性ICAM-1浓度在24h均有明显增高,正常血糖组(495±29)μg/L,应激性高血糖组(790±27)μg/L,糖尿病组(698±38)μg/......

    作者:赵晓晖;顾承志;黄怀宇 刊期: 2004- 06

  • 单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闭塞颅内夹层动脉瘤技术性报道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有着很高的病死率,血管内治疗已经被认为是后循环动脉瘤首选的方法。......

    作者:胡锦清;林东;沈建康;赵卫国 刊期: 2004- 06

  • 复合交替引流治疗重症自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多为脑血肿破入脑室系统所引起,少部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所致.重症患者脑出血时会累及四个脑室,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传统的内科或外科治疗效果均不理想[1,2],纤维内镜治疗的效果有待评定[3],而且手术费用高,难以普及.各种引流方法的报道并不少见[1,4],但往往因病例少,难以评估.总之,临床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双侧脑室引流和终池交替引流(对......

    作者:朱其义;蒋建章 刊期: 2004- 06

  •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1996至2003年,我院神经外科对13例单病灶出血量15ml以上的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cutemultiplecerebralhemorrhage,AMCH)患者,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内置管抽吸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兴春;李凤强;赵英志;于守波 刊期: 200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