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支架置入术治疗头臂型多发性大动脉炎
目的探讨头臂型大动脉炎支架置入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支架置入术治疗的重型头臂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18~37岁,平均27.8岁.发病时间0.7~5.0年,平均3.4年.结果对19例患者的24支目标血管进行介入治疗,22支目标血管开通成功后,进行了支架置入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1.7%(22/24);其中双侧颈总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单侧颈总动脉或颈......
作者:钱钧;姜宏;何凡;阎浩;段佩琰 刊期: 2010- 02
-
前庭自旋转试验对眩晕病因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各项参数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PC-TIV)患者66例和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39例,应用VAT测试仪对其进行VAT水平、垂直测试.以VAT水平和垂直测试的增益等为观测参数,≥1项异常,即评定该试验为阳性.结果全部试验对象均完成VAT水平测试.PC-TIV组3例(4.6%)未完成VAT垂直测试.①各项参数综合评定,P......
作者:刘岳阳;李淑娟;胡文立 刊期: 2010- 02
-
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认知改变
目的研究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认知障碍特点.方法对91例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1周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并与7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观察不同认知域的变化特点.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化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图片排列、数字符号和积木测验)、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简化的Rey复杂图形测验、Stroop测验、语义分类流畅性......
作者:韩阅;贾建平;周爱红;薛素芳 刊期: 2010- 02
-
基底核出血和梗死后认知功能的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基底核出血和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认知损害特点和差异.方法观察组共91例患者,其中基底核出血48例,基底核梗死43例.观察组在卒中后急性期(卒中后3周内)及卒中后恢复期(卒中后6~9个月)各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健康对照组77名,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基底核出血组和梗死组在急性期的各个认知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黄礼媛;贾建平;周爱红;石丹 刊期: 2010- 02
-
巴曲酶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有认知功能障碍,但未达到痴呆标准的V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巴曲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巴曲酶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8和第12周隔日给予巴曲酶静脉滴注(5U巴曲酶加入250ml等渗盐水),1次/d,4次/周.所有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认知功能及日常生......
作者:翟其金;岳炫烨;洪震;徐格林;刘新峰 刊期: 2010- 02
-
视网膜微血管病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征,因此对有脑血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预测及早期干预,是现代医学、健康预防及社区保健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已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通过微血管的改变引发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作者:何跃 刊期: 2010- 02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arterioscleroticencephalopathy,SAE),又称宾斯旺格病(Binswangerdisease,BD),是一种血管性痴呆,由德国学者Binswanger于1894年经过病理学证实后先报道.SAE初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因此检出率较低.截至1987年,文献报道尚不足50例,因此曾被认为是罕见病[1].......
作者:陈斌;冯加纯 刊期: 2010- 02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称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在VCI概念提出之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VaD的概念不足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各种水平的认知障碍.......
作者:黄礼媛;贾建平 刊期: 2010- 02
-
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可预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
......
作者: 刊期: 2010- 02
-
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西方国家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位居痴呆病因的第二位[1].长期以来,VaD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痴呆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发现VaD的概念不足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因素相关的各种水平的认知障碍,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延误了对患者防治的佳时机.......
作者:贾建平;韩阅 刊期: 2010- 02
动态资讯
- 1 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治疗时间窗的实验研究进展
- 2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危险因素的分析
- 3 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连接蛋白43表达及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 4 神经康复机器手对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
- 5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 6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患者的术前超声评估
- 7 米氮平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康复的作用
- 8 经颅超声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
- 9 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 10 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
- 11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 12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脑急性缺血性卒中
- 13 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 14 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疗效分析
- 15 尼莫地平联合环磷酰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 16 健康体检人群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关系
- 17 璞玉精雕酒厚日醇--郭玉璞教授专访
- 18 颈内动脉颅外段异常分支一例
- 19 2008年上海农村社区50岁以上人群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
- 20 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