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剂量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又分为80、200、400μ......
作者:王建平;张芳芳;刘春岭;李昕;渠文生 刊期: 2008- 02
-
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宽颈或夹层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的分析
自从支架辅助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技术问世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1-2].2003年12月-2006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40例共41个宽颈或夹层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彦龙;宋冬雷;冷冰;毛颖;徐斌;王启弘 刊期: 2008- 02
-
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自发性脑出血经常导致局灶性神经缺陷,很容易经头部CT诊断.而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ing,CMB)被认为是微血管病、动脉硬化和纤维透明变性或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结果,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以微量出血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多出现在深部结构(丘脑、脑干、基底核、小脑).......
作者:杨昉;陈光辉 刊期: 2008- 02
-
颅外颈动脉动脉瘤的诊治进展
颅外颈动脉动脉瘤(extracranialcarotidarteryaneurysms,ECAA)较罕见.1687年,国外文献报道了首例ECAA.1836年,Cooper首次用结扎颈总动脉近端的方法成功治愈1例ECAA.......
作者:段鸿洲;张家涌 刊期: 2008- 02
-
CT灌注成像评估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采用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CTP)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经CT确诊的幕上脑出血患者41例,于发病5h~14d行双层脑CTP检查,按发病到检查时间将患者分为≤12h,>12~24h,>24~48h,>48~72h,>72h~2周.采用非去卷积模型斜率法计算血肿中心、血肿周围水肿带、水肿带外(距离水肿边缘1cm)以及远隔皮质区不同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cerebra......
作者:孙祥荣;郭富强;陶克言;韦永胜;余能伟;李晓佳;黄雨兰;董凌琳;汪瑾宇 刊期: 2008- 02
-
视网膜病变预示卒中风险增加
据美国密歇根大学凯洛格眼科中心的Cornblath教授在2007年美国眼科学会(AAO)年会上介绍,暴露于卒中风险中的患者往往能在一般的眼科检查中,被发现眼底的警示信号,其可作为劝告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的依据.......
作者:《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8- 02
-
氙-CT动态观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流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氙(Xe)-CT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血流量变化以及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流速度的关系.方法对7例在SAH后1~4d和7~14d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2次Xe-CT检查.用自动皮质6分区模式和手工画法测量大脑中动脉(MCA)等血管分布区(每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10个感兴趣区,7例患者共70个)的脑血流量.在Xe-CT检查后1h内,采用TCD检测MCA血流速......
作者:徐跃峤;王宁;陈文劲;李萌;焦力群;张鸿祺;陈赞;凌锋 刊期: 2008- 02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现代诊断和治疗
半个世纪以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已部分解决了CVS的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等问题,但依然还存在着不少难以理解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沈建康 刊期: 2008- 02
-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责任血管的解剖分析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患者颅内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的解剖关系,为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surgicalneu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了解面神经受压迫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来源......
作者:陈立华;陈凌;凌锋;鲍遇海;张秋航 刊期: 2008- 02
-
世界神经病学争论议题大会纪要
多年来,对神经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对如何防治卒中也不例外,而通常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发表文章表达各自的见解.......
作者:张微微 刊期: 2008- 02
动态资讯
- 1 书信往来
- 2 积极稳妥地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与介入治疗
- 3 颈-颅动脉夹层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 4 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 5 复杂型硬脑膜动静脉瘘并横窦巨大静脉瘤栓塞治疗一例
- 6 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 7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的血流动力学检测
- 8 动脉粥样硬化兔锁骨下动脉盗血模型的建立
- 9 高分辨MRI颅内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的临床意义
- 10 老年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血脂及血尿酸水平的关系
- 11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 12 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 13 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保护机制的研究
- 14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支架治疗后血管形态及流体力学数值的模拟研究
- 15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征稿启事
- 16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系统文献回顾
- 17 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指南(节译Ⅱ)
- 18 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
- 19 椎动脉迂曲与后循环脑缺血的关系
- 20 脑囊虫性颅内动脉瘤MRI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