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规范化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和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转归的影响.方法发病4周内的脑梗死(56例)和脑出血(22例)偏瘫患者共78例.按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成脑梗死康复组(28例)、脑梗死对照组(28例)、脑出血康复组(12例)和脑出血对照组(1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临床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4组患者分别在入组时、发病后第1及第3个月末以简式Fugl-M......
作者:朱晓军;王彤;陈旗;王翔;侯红;王红星 刊期: 2007- 06
-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经眼窗对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的探测
目的探讨TCD经眼窗探测ACA和MCA血流的可行性.方法对50名双侧颞窗、眼窗均透声良好的健康体检者,采用TCD经眼窗探测双侧大脑半球血流改变,并与经颞窗(对照组)探测的大脑半球血流改变进行比较,同时对612例共67个透声不良颞窗,经眼窗探测的双侧ACA和MCA血流速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眼窗探测50名健康者AC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眼窗探测的MCA血流速度显......
作者:阮利江;黄伟;林惠敏 刊期: 2007- 06
-
无创测定高血压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傅立叶变换法无创测定高血压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的有效性.方法招募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例和健康志愿者35名为研究对象.用TCD、无创血压监测仪持续记录两组MCA的血流流速和桡动脉血压,用潮气末CO2监测仪持续监测呼出气体的CO2分压.用傅立叶变换法分别测得两组的临界关闭压和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结果高血压组的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为(70±17)mmHg,较对照组[(60±11)m......
作者:朱良付;黄如训;索爱琴;苏镇培;曾进胜;盛文利 刊期: 2007- 06
-
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25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均在临床症状明显恶化后8h内接受28次动脉内罂粟碱灌注.其中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灌注10次,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灌注5次,ACAA1段灌注5次,MCAM1段灌注5次,基底动脉灌注3次,采用质量分数为0.4%的罂粟碱溶液,用微量泵以2~4ml/min的速度动脉内缓慢注入,每支动脉罂粟碱注入量<20......
作者:冯东侠;周新民;徐卫东;高恒 刊期: 2007- 06
-
粥样硬化性颅内-外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3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并且同时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A组(冠状动脉狭窄≤2支)18例,B组(冠状动脉狭窄≥3支)16例.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动脉(A组:198支,B组176支)、颅外动脉(A组:176支,B组128支)狭窄情况;又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系统(A组:180支,B组160支)、椎-基底动脉系统(A组:......
作者:张志勇;李慎茂;魏嘉平;朱凤水;凌锋 刊期: 2007- 06
-
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的影响
目的从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来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防治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随机将30只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前列地尔低剂量组(1.25μg/kg)、前列地尔中剂量组(2.50μg/kg)和前列地尔高剂量组(5.00μg/kg),采用MCA闭塞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
作者:包翠芳;闵连秋;田步先;程雪;程林 刊期: 2007- 06
-
康欣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免疫及智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康欣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大鼠免疫系统调节作用和智力改善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康欣胶囊组(10只)、双氢麦角碱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每组雌雄各半.用电灼烧封闭双侧椎动脉并摘除左侧性器官法制作VaD模型大鼠.造模前、后分别给予3组大鼠康欣胶囊、双氢麦角碱和蒸馏水灌胃1个月后,进行行为学检测;电镜观察各组VaD大鼠下丘脑、海马神经细胞超......
作者:刘锡棐;杜建;蔡晶;刘新峰;徐格林;朱武生;周广怡 刊期: 2007- 06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抗凝蛋白活性的改变
抗凝蛋白缺陷是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易栓症的主要病因.1965年,Gebrg报道了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并提出了易栓症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易栓症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抗凝血酶缺陷症,还包括抗凝蛋白、抗凝血因子和纤溶活性缺陷而易发生血栓形成的一类疾病.......
作者:欧东仁;房淑欣 刊期: 2007- 06
-
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对于高血压脑出血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而外科开颅手术创伤大,患者耐受性差,术后恢复不理想.本研究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斌 刊期: 2007- 06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机制的研究进展
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spasm,CVS)分为早期痉挛和迟发痉挛.前者多发生在SAH后0.5~1h,发生迅速,可以起到生理止血的作用.后者是指始发于SAH后24~72h,5~14d达高峰,2~4周后消退.后者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CVS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认识到的致痉因素包括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炎症反应、缩血管物......
作者:迟相林;李振光;郭兆荣;鞠卫萍;周丽;吴喜鹃;(蕳)红好;董春玉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2 血管内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分析
- 3 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4 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卒中再发患者影响因素的研究
- 5 栓塞体积比在评价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
- 6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分析
- 7 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 8 疑似脑梗死表现的颈髓损伤诊治一例
- 9 支架置入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数值模拟研究
- 10 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的研究现状
- 11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 12 血管超声对颅内段椎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评价
- 13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生长的影响
- 14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是否需要使用保护装置——介入技术对预后的影响(SPACE 试验)
- 15 采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卒中复发风险的关系
- 16 致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夹层的MRI评估价值
- 17 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扬子江药业杯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18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 19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脑白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
- 20 高颅压及脑静脉病变诊治新进展学习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