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小组模式干预对城市社区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估小组模式干预对城市社区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SO例首次发病的卒中出院患者,按照是否进行小组模式干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小组模式干预治疗,包括卒中教育、康复训练、文体疗法等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采用卒中生活质量(SS-QOL)量表和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FIM)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入组时和3个月后的疗效情况.结果①入组时,两组患者的SS-QOL......
作者:张千;汪莉;徐宁;李新萍;黄文迪 刊期: 2011- 10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MMCI)患者出现致死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02年8月-2011年1月137例MM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程中患者是否发生脑疝,分为脑疝组48例、非脑疝组89例.对可能影响脑水肿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出院时死亡46例,脑疝组36例,非脑疝组10例.存活的91例患者,均遗留肢体瘫痪.①单因素分析显示,脑疝组心房颤动、凝视、吸烟、收缩压、......
作者:石丹;许岩;杜宇平;李洪标;万琦;诸兴明 刊期: 2011- 10
-
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发病≤2周)患者177例,基本资料相匹配的非急性期脑梗死(发病>2周)患者38例、对照组102例.检测各组入院<72h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计算间接胆红素值,并检测血脂、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自原等生化指标.对急性期组于入院当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
作者:李婷;苗玲 刊期: 2011- 10
-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的影响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的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方法,选择脑损伤后18d至1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计算机辅助训练组(26例)和传统康复训练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Bobath,Brunnstrom等神经发育促进技术,2次/d,30-40min/次)和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辅助训练组患者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30min/次,2次/d.......
作者:朱琳;宋为群;岳月红;刘霖 刊期: 2011- 10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的常用手段.随着栓子保护装置等介入材料的广泛应用及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CAS术后并发症由缺血事件向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hyperperfusionsyndrome,CHS)转化.CHS是颈动脉支架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1%-6.8%.......
作者:廉庆北;史怀璋;徐善才;吴培 刊期: 2011- 10
-
颅内动静脉畸形新生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是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之一,是一种胚胎时期脑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血管畸形,主要由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以及引流静脉构成的局限性病灶.主要表现为出血性卒中、癫痫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是青壮年人群中发生自发性脑出血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人患病率为18/10万,年发病率为1/100000,其中自发性脑出血平均年出血率达2%-4%......
作者:程伟;赵兵;钟鸣 刊期: 2011- 10
-
神经血管单元与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周围星形胶质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对于维持完整的神经元和血管的耦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微血管基底膜基质的变化、蛋白酶的产生、内皮细胞的激活以及星形胶质细胞黏合力的改变,都可能直接影响到信息在微血管和所支配的神经元间的传递.......
作者:夏明武;秦勇;刘祖欣 刊期: 2011- 10
-
导痰汤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和p38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痰汤通过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调节而干预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以明确导痰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取新生儿脐带,分离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传代培养的1-3代用于实验.含药血清的置备:将导痰汤按照0.9g·kg-1·d-1剂量给SD大鼠灌胃后10d,经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实验共分7组:HUVEC为空白对照组,含药血清(20%)处理HUVE......
作者:黄小波;李宗信;陈文强;王宁群 刊期: 2011- 10
-
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疑似颅内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38岁.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1d,于2011年5月3日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Hunt-Hess分级Ⅰ级,颈项强直,下颌距胸骨3横指,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克氏征阳性.院外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图1a),并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前交通动脉瘤、可疑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图16).......
作者:李振强;杨勇;陈如东;何跃;于加省 刊期: 2011- 10
-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是不良刺激吗?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外科的危重急症,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动脉瘤性SAH(aneurysmalSAH,aSAH)约占SAH病因的75%-80%.而aSAH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其首次发病的病死率约为15%-20%,1个月内的病死率高达40%,大约1/3的幸存者遗留明显的认知或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张鑫 刊期: 2011- 10
动态资讯
- 1 卒中二级预防管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2 为历史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 3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原蛋白转化酶1及神经肽Y的表达
- 4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短期随访
- 5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治疗
- 6 大鼠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 7 急性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黏附分子-1相关性研究
- 8 严正声明
- 9 青年与中老年原发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比较
- 10 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成窗变异与血管异常
- 11 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 12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责任血管的解剖分析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 13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 14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手部功能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卒中后手功能改善的影响
- 15 内侧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与颈动脉系统病变的关系
- 16 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免疫治疗的基础和前景
- 18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困惑及发展趋势
- 19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八例
- 20 超声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传递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