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皮质下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
目的旨在研究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皮质下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8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皮质下梗死的形态学表现,以及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微栓子的相关性.结果86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皮质下梗死的患者,63例(73.3%)呈多发性病灶,主要累及内交界区及半卵圆中心.TCD监测到14例(29.8%)皮质下梗死患者的微栓子,其中13例为多发性病......
作者:刘俊艳;董玉娟;任士卿;刘玮;魏娟红;李春岩 刊期: 2004- 10
-
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治疗26例
目的探讨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技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依照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测量标准,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对狭窄率>50%的患者置入自膨式支架,术中5例行球囊预扩张,3例应用保护装置.结果26例支架置入均获成功,血管残余狭窄程度<30%.术后随访23例(10~22个月),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55%).结论血管内支架......
作者:宋雷凤;李国毅;周荫;林亚欣 刊期: 2004- 10
-
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8例
目的探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对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以GDC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动脉瘤100%栓塞30例,95%栓塞18例,90%栓塞10例.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微弹簧圈逸出载瘤动脉1例.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若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国辉;李贵福;李春明;陈绚;周军荣 刊期: 2004- 10
-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周围水肿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于人组第1、7、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水肿面积,并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CSS).治疗组给予5%葡萄糖500ml加灯盏花素50mg,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水肿面积、血肿体积和CS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应用灯盏花素治疗后第21天水肿面积......
作者:王丽萍;郑修广 刊期: 2004- 10
-
血管内栓塞后伽玛刀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与伽玛刀联合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团直径>6cm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26例,首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再行脑血管造影,了解栓塞程度,对于栓塞不完全者在1周内行伽玛刀治疗.结果26例患者,随访2~4年,无1例出现再出血,恢复正常生活14例,症状明显改善6例,症状改善不明显4例,2例因放射水肿症状加重,经脱水治疗后好转.MRI、DSA或MRA复查显示:1......
作者:孙效刚;余军武;陈继锁;张振江;赵俊;栾金利;胡祥华;董先成 刊期: 2004- 10
-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54例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直视手术.经翼点入路,以Mayfied三头钉头架固定头部,取自耳屏前方、颧弓上缘至中线发际内作弧形切口.根据需要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后,再解剖瘤颈.结果54例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成功,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评分为好的患者48例,差者3例,死亡3例.结论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
作者:王政刚;王帅;张旭东;张卫宁;樊丰势;宫凡;程建业;齐洪武;赵亚鹏 刊期: 2004- 10
-
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目的构建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及出血后7个亚组(4、8、12、24、36、48和72h组,每组6只);向大鼠尾状核内注射Ⅶ型胶原酶0.8U建立脑出血模型,向假手术组大鼠注射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检测出血后各时相点血浆内毒素、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及各脏器组织的病理变化,依据诊断标......
作者:郭洪志;王蕾;齐新;孙海荣 刊期: 2004- 10
-
大鼠海马脑片缺血-再灌注模型中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目的建立器官型海马脑片缺血-再灌注模型,以阐明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以12只出生7~8d的Sprague-Dawley乳鼠制备海马脑片,根据培养时间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微孔膜,每个Millcell-CM微孔膜放置6张脑片,在培养液和气体界面上培养脑片,4组中每组36张脑片.培养14d后,缺氧、缺糖30min,再灌注12、24和36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作者:孟宪芳;施静;刘晓春;张静;孙宁 刊期: 2004- 10
-
脑动脉瘤破裂术后以罂粟碱防治脑血管痉挛12例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VSP),是脑动脉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症状性VSP,其后果难定.解放军第一0一医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4月,对12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手术处理后,即在脑底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10d滴入0.12%的罂粟碱稀释液,滴速2ml/h,于术后第3......
作者:刘斌;蔡学见;陈铮立;胡开树;董吉荣;徐勤宜;蔡桑 刊期: 2004- 10
-
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7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危重病症,对其手术指征、方法和疗效一直有争议.自80年代末期,内窥镜技术不断完善,直视下神经内窥镜清除血肿已成为一种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采用CT引导神经内窥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7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查(韦华)光;李安民;付相平;刘爱军 刊期: 2004- 10
动态资讯
- 1 翼点入路联合部分眶顶和额骨颧突切除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 2 高灌注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 3 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
- 4 脑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CT和MRI诊断
- 5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 6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 7 改良和传统的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 8 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 9 离子通道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0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 11 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若干思考
- 12 脑出血患者康复期死亡26例分析
- 13 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或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的疗效
- 14 颈内动脉床旁段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 15 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脑动脉瘤一例及文献回顾
- 16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单中心经验
- 17 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 18 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预防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 19 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整体护理
- 20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