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11期文章
  • 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收集70例脑梗死(脑梗死组)、62例脑出血(脑出血组)、58例非卒中(对照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每组再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进一步分层,3组依次有高血压病史分别为40、42、32例,无高血压病史分别为30、20、26例.清晨空腹取血,分别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在控制高血压、脂质异常后,应用多元Log......

    作者: 刊期: 2009- 11

  • 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的超声研究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前时间(自明确诊断至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时间)、胰岛素使用时间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ommoncarotidarteryintima-mediathickness,CCA-IMT)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252例,包括男性138例,女性114例;年龄22~87岁,平均(59±14)岁;病程为1~43年,平均为(9.3±3.3)年;胰岛素使用时间为......

    作者: 刊期: 2009- 11

  • 初发急性基底核出血与梗死患者的认知改变

    目的探讨初次发病的急性基底核出血和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变化的特点和差异.方法观察组共91例患者,其中基底核出血48例,基底核梗死43例.观察组卒中患者均在发病3周内,入组当日就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健康对照组77名,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基底核出血组和梗死组在各个认知域的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

    作者: 刊期: 2009- 11

  • 初发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数量和部位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数量和部位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1例,其中单发病灶56例(位于左侧25例,右侧31例),多发病灶35例(左侧21例,右侧14例).于发病1周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化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图片排列、数字符号和积木测验)、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简化的Rey复杂图形测......

    作者: 刊期: 2009- 11

  • 颅内动脉瘤术中阻断载瘤动脉后脑供血状态的神经电生理监测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判断脑缺血的价值.方法对63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行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实时监测,观察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对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63例中,术后12例发生脑梗死.①术中SEP的P40下降≥50%者16例,9例术后发生脑梗死(56.2%);P40下降......

    作者: 刊期: 2009- 11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炎性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继发性损伤中起关键性的作用.脑缺血-再灌注激活的炎性细胞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ytokine-inducedneutrophilchemoattractant,CIN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

    作者: 刊期: 2009- 11

  • 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技术的进展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s,CDC)的出现使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了快速的进展,其治疗效果可与手术相媲美.因此,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成为继手术夹闭之后又一可靠的方法[1].......

    作者: 刊期: 2009- 11

  • 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疼痛(简称肩痛)是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在21%~72%,通常在卒中后2~3个月内发生[1].肩痛患者的肱二头肌和因上肌肌腱存在压痛,不仅在静止时,而且在被动活动时也存在疼痛,多在肩关节外旋、外展时疼痛明显.......

    作者: 刊期: 2009- 11

  • 微导管重塑瘤颈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颅内宽颈动脉瘤包括绝对宽颈和相对宽颈,前者指动脉瘤颈宽≥4mm,后者指动脉瘤颈体比>1:2.随着辅助栓塞材料的不断更新,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进步,球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覆膜支架覆盖瘤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成功病例在逐年增加.......

    作者: 刊期: 2009- 11

  • 枕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吻合术治疗颅内段椎动脉梭形动脉瘤四例

    对部分椎动脉瘤,尤其是累及小脑下后动脉(po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PICA)的梭彤夹层动脉瘤,因无法火闭动脉瘤的同时,保证小脑下后动脉通畅,需要行枕动脉-PICA吻合术.因发病率低,手术困难,治疗风险大,文献报道较少[1].......

    作者: 刊期: 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