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Brain HQ视觉训练对卒中患者执行功能的作用

    目的探讨BrainHQ视觉训练对卒中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唐山康复医疗中心住院卒中患者80例,采用计算机分配法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康复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BrainHQ视觉训练,主要采用三思而行、目标追踪、鹰眼、视觉扫描的游戏模式.两组均训练4周,5次/周,30min/次.康复前后分别采用执行功能缺陷综......

    作者:李秀霞;胖红雯;田策;董倩楠;陈长香 刊期: 2016- 04

  •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39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DSA进行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预后,随访6~24个月.结果139例患者有眼动脉段动脉瘤149个,动脉瘤径平均为(6.4±0.5)mm.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1......

    作者:李修珍;吴日乐;纪文军;康慧斌;冯欣;温小龙;徐文娟;李佑祥;吴中学 刊期: 2016- 04

  • 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偏瘫患者95例,按接诊序号将患者分为运动想象治疗组(A组,33例)、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B组,30例)和运动想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C组,32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3周,5d/周,1次/d,30~45min/次.A组另加运动想象治疗1次/d......

    作者:刘文权;徐武华;吴婉霞;周慧怡;李青娉 刊期: 2016- 04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疗效及再狭窄因素的分析

    目的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评估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重度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140例,均经TCCS检查及DSA证实.排除合并有颅外段椎动脉、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影响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评估及随访资料欠完整者,终纳......

    作者:杨洁;王力力;凌晨;赵新宇;刘蓓蓓;周瑛华;华扬 刊期: 2016- 04

  • 院前预通知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院内延误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救系统应用移动电话预通知措施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院内时间延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8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依据有无采用院前预通知措施分为有预通知组(18例)和无预通知组(78例).以入院至治疗中位数时间及入院至治疗时间≤60min(入院至治疗时间达标率)的比例为主要终点指标;以入院至评估时间、入院至获得影像结果时间、......

    作者:黄镪;宋海庆;吉训明;雷燕妮;尹正;马青峰 刊期: 2016- 04

  • 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及其亚型中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及其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同期健康体检及住院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136例作为对照组.按照CISS分型标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检测所有患者的空腹血清Cys-C水平.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

    作者:于利萍;石正洪 刊期: 2016- 04

  • 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的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s,IA)形态学的改变,可以反映其发生、生长、破裂的过程,但对IA破裂的预测价值尚存在争议.形态学参数可以分为二维参数和三维参数.二维参数是指能直接采集,不需要三维重组的指标,包括大小、纵横比、血管角度(vesselangel,Va)、动脉瘤的倾斜角度(aneurysmangel,AA)等;随着影像学的发展,Dhar等[1]提出了三维形态学参数,......

    作者:袁金龙;徐善水;李真保;方兴根 刊期: 2016- 04

  • 改良和传统的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movementtherapy,CIMT)由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Taub[1]于1976年提出,其理论基础是大脑可塑性和克服“习得性废用”.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应在卒中早期阻止产生“习得性废用”[2-3].CIMT不是单纯的康复手段,而是将行为学因素应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中,通过塑形、行为和限制技术等行为学因素改变患者以往形成的“习得性废用”,强制使用患侧......

    作者:李子怡;宋为群 刊期: 2016- 04

  •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患者不仅会出现运动功能和感觉障碍,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cognitiveimpairment,PSCI)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1].PSCI并非一定存在记忆障碍,若伴有某些认知域的功能下降,即使无记忆障碍,亦可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有研究显示,卒中后高达1/2~2/3的患者存在某种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约1/3患者发展成为痴呆[......

    作者:曲斯伟;宋为群 刊期: 2016- 04

  • 5-脂氧合酶在缺血脑组织和脑脊髓损伤及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是花生四烯酸生成白三烯类介质(leukotrienes,LTs)的限速酶,其在正常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较少,病理状态时表达增多,甚至过度表达.5-LOX参与了脑缺血、脑损伤、脊髓损伤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2-.笔者对以5-LOX为靶点预防或干预该类疾病的可行性综述如下.1概述......

    作者:黄茂葵;汪根树;张相强;王跃春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