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10期

自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肖遥;徐善才;史怀璋

关键词:自噬,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摘要:近几年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72 h内即出现的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与SAH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自噬(autophagy)很早就被发现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中,参与降解和回收受损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出现于多种生理过程和疾病的病理过程中.Lee 等[1]研究发现,SAH后立即可检测到皮质内自噬活性的增强.但自噬在SAH后EBI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就自噬与EBI的关系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