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有氧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30例首次发病的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4例患者退出,终26例患者完成研究,每组1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训练,每天1次,每次30min,共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VO......
作者:徐泉;潘钰;杨晓辉;马迪;萧演清;吴琼;阎澍妤;杨緋;李颜杝;孙小花 刊期: 2017- 09
-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心脏反射的处理
目的探讨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出现三叉-心脏反射(TCR)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次开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监测,分为无TCR组63例和TCR组16例,比较两组基线情况、术前合并症及手术累及三叉神经分支的差异.分析术中发生TCR患者的处理措施及近期预后.结果(1)TCR组......
作者:齐猛;冯鲲鹏;刘洋;李茗初;郭宏川;陈革;梁建涛 刊期: 2017- 09
-
心房颤动致急性心源性脑栓塞动脉取栓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导致急性心源性脑栓塞动脉取栓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或单纯动脉内取栓治疗心房颤动导致脑大动脉闭塞的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资料.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导致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2例,其中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级10例(预后良好组),3~6级12例(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
作者:杜娟;蔡艺灵;崔永强;吴铮;孔祥锴;段文博;王贵平;石红琴 刊期: 2017- 09
-
眶上外侧入路治疗急性期不同瘤顶指向的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开颅手术治疗急性期不同瘤顶指向的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CoA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经眶上外侧入路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79例急性期不同瘤顶指向的破裂ACoA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术后3~3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79例患者中,瘤顶指向上型34例,下型37例,复杂型8例.ACoAA均被夹闭成功.术后随......
作者:韩庆东;孙青;周鹏;黄亚波;王中 刊期: 2017- 09
-
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静脉引流方式
目的探讨脑内不同深静脉引流方式与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PMSA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MSAH30例为PMSAH组,动脉瘤性SAH60例为对照组.单侧大脑半球静脉引流分为A型(正常的连续):基底静脉有大脑深中静脉引流,引流入Galen大脑大静脉;B型(正常的不连续):基底静脉与前方的钩......
作者:沈杰;江涛;赵兵 刊期: 2017- 09
-
糖化白蛋白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随着全球步入老龄化社会,脑梗死患病率不断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1].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是卒中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基石[2].随着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扩展,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在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5.5%~61%的卒中患者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敏感,即为阿司匹林抵抗[3].目前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潜在因素包括患者的顺应......
作者:王祎;张鸿 刊期: 2017- 09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对脑神经血管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antagonist,ARB)类药物除能降低血压外,还能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减少脑缺血损伤,保护认知功能[1-2].临床常用的ARB类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该类药物的神经血管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对防治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其神经血管保护机制及临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殷洁;艾琪;刘喆;冯培培;王可 刊期: 2017- 09
-
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行复合手术治疗的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14例,其中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动脉瘤13例,复发动脉瘤栓塞术中出血1例.12例动脉瘤行塑形夹闭术,术中均行DSA造影评估动脉瘤夹闭效果.2例动脉瘤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并动脉瘤孤立术,DSA造影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后行血管......
作者:冯文峰;王刚;张国忠;李明洲;苟艳霞;何小艳;刘丹;宋烨;肖浩江;漆松涛 刊期: 2017- 09
-
卒中患病时间对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卒中患病时间对北京市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基于北京市慢病合并常见老年综合征社区管理规范研究课题,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通过多阶段、随机、分层的抽样方法对北京市4个区县(西城区、房山区、通州区、延庆县)的老年人群进行抽样,共纳入研究对象3024名.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获取数据,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为认知功能的评价指标,依据MMSE量表......
作者:侯城北;关绍晨;王淳秀;吴晓光;刘宏军;张炎磊;刘春晓;谢韵漪;方向华 刊期: 2017- 09
-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中血管吻合的技术及理念
关于颞浅动脉(superficialtemporalartery,STA)-大脑中动脉(MCA)吻合术,存在诸多波折与争议,其不仅影响着这项手术能否开展,而且决定着手术开展后能使哪些患者获益.目前STA-MCA吻合术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典术式,具有操作方便,无需进行桥血管移植,长度较短,不容易发生血流淤滞,无需新造其他切口等优势.血管吻合作为显微外科的核心技术,决定着显微手术的成败.笔者将S......
作者:高亦深;王凯;张彩红;佟小光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超声评价颈内动脉闭塞后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临床表现的影响
- 2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继发脑室出血一例
- 3 内侧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与颈动脉系统病变的关系
- 4 人胚胎脑细胞在大鼠脑梗死灶内的分化和整合
- 5 脑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水平与脑血管反应性的关系
- 6 血脂代谢异常与缺血性卒中复发关系的研究进展
- 7 血流重建结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 8 Navien导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
- 9 积极稳妥地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与介入治疗
- 10 颈内动脉床旁段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 11 颅面血管瘤的DSA影像分析一例
- 12 应用颈动脉超声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 13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内膜切除术后高手术风险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
- 14 翼点入路联合部分眶顶和额骨颧突切除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 15 骨化三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 16 早期与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 17 大鼠静脉窦高压致硬膜血管变化的研究
- 18 支架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 19 三种诊断标准对脑梗死患者代谢综合征检出率的比较
- 20 个体化颅内动脉瘤三维刚性数值模型的壁剪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