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1期文章
  • 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观察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有上肢功能障碍的40例卒中(脑出血或脑缺血)患者按照入院病例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优化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卒中的传统康复和药物治疗,给予优化组患者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40min/次,2次/d,5d/周.时间均为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上肢Fugl-Meyer评分(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作者:朱琳;宋为群;张冉;刘霖 刊期: 2013- 01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直径小于等于2mm微小动脉瘤的疗效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直径≤2mm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34个动脉瘤)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4个动脉瘤中,21个为微小动脉瘤,对其中19个微小动脉瘤进行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9个微小动脉瘤中,9个为破裂动脉瘤,10个为未破裂动脉瘤.单发颅内微小动脉瘤的6例患者......

    作者:佟志勇;王运杰;梁传声;刘源;温志峰;潘起晨;王刚 刊期: 2013- 01

  •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中MMP-2、MMP-9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经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的17例患者的17个动脉瘤的瘤壁组织为研究标本(动脉瘤组).17个动脉瘤中,小动脉瘤10个,大动脉瘤7个;Hunt-HessⅠ~Ⅱ级的患者为11例,≥Ⅲ级的患者为6例.对照组为同期经CT及MRI证实为非血管性疾病的外伤患者,共15例,取其颞浅动脉组织为......

    作者:赵曙虹;李利敏;马文群;张风华;田伟 刊期: 2013- 01

  • 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微小动脉瘤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微小动脉瘤(直径≤3m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支架后释放技术)治疗的26例前交通动脉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①26例患者均获成功栓塞,其中致密栓塞15例(57.6%),瘤颈残余6例,大部分栓塞5例;载瘤动脉血流均通畅.②术后1.......

    作者:邹超;黄清海;赵瑞;许奕;洪波;赵文元;刘建民 刊期: 2013- 01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瘤体大径≤3mm)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45例(45个)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资料.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29例,后交通动脉11例,大脑前动脉A1段3例,小脑下后动脉2例.其中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8例,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球囊辅助技术栓塞4例,双微导管技术栓塞3例,单纯血管内支架置......

    作者:彭亚;宣井岗;陈荣华;朱旭成;杨伊林 刊期: 2013- 01

  • 烟雾病再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烟雾病合并≥2次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1年12月烟雾病合并≥2次出血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DSA检查.根据造影结果,按其再出血的年龄、部位、改良的Morioka分级方法[评估出血侧脉络膜前动脉(AchA)和后交通动脉(PCoA)扩张程度的分级]比较出血情况的差异.结果①42例患者中,有29例发生1次再出血,有8例发生2次再出血,有5例......

    作者:刘鹏;咸鹏;李德生;杨伟中;段炼 刊期: 2013- 01

  • 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前循环常见的动脉瘤,约3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此处[1].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2].目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一般认为,瘤体/颈比例<2、瘤顶方向指向前、Hunt-Hess分级Ⅰ~Ⅲ级的动脉瘤是显微手术较好的适应证[2].合并颅内大血肿、脑血管痉挛较重、有占位效应的巨大动脉......

    作者:刘晟;王勇 刊期: 2013- 01

  • 颅内未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成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大多数颅内动脉瘤虽都以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但实际上未破裂动脉瘤的患病率远高于SAH.目前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病率在成年人约为2%~6%[1],其中,微小动脉瘤(直径≤3mm)所占比例约为6.2%~21.7%[2-3].尽管国际上多项有关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6],微小动脉瘤的破裂率极低,但是考虑到其破......

    作者:倪伟;宋冬雷 刊期: 2013- 01

  • 显微手术治疗基底动脉巨大梭形动脉瘤一例

    患者男,16岁.因突发头痛2周伴肢体无力、吞咽困难于2011年10月收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既往体健,无动脉瘤家族史,无遗传性疾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言语含糊不清,但能看懂并读出文字;伸舌左偏,饮水呛咳,双侧咽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双侧Babinski征阳性;颈抵抗,脑膜刺激征弱阳性.......

    作者:冯文峰;漆松涛;王刚;张国忠;李明洲;何小艳;张龙 刊期: 2013- 01

  • 后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夹闭术后颈内动脉闭塞一例

    患者女,29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5h,于2011年10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既往体健,无脑血管病家族史.神经系统检查:Hunt-Hess分级Ⅰ级,意识清楚,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项强直,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其余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急诊行全脑DSA检查,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位远端囊状动脉瘤,大小约3.0mm×2......

    作者:仲雷;何川;张鸿祺 刊期: 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