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02年3月1日-2009年3月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发病至入院并接受评价时间≤24h的急性脑出血患者.收集患者入院随机血糖以及其他与预后相关的临床资料.高血糖定义为人院随机血糖≥8mmol/L.盲法随访患者脑出血后1年的死亡、残疾(定义为改良Rankin评分≥3)的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糖与预......
作者:方媛;游潮;张世洪;吴波;谈颂;张弟文;刘鸣 刊期: 2011- 04
-
早期与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和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以及高分辨率B超扫描术,纳入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92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无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颈动脉B超检查颈动脉狭窄率......
作者:桂见军;徐武华;吴辉丽;凌冰 刊期: 2011- 04
-
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在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良事件及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狭窄率≥70%)成功完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治疗组:口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氯吡格雷75mg+拜阿司匹林100nag,1次/d;对照组: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拜阿司匹林100mg,1次/d.支架置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作者:柯伟;焦力群;李文澜;邓小容 刊期: 2011- 04
-
腔隙性脑梗死伴脑白质疏松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采用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分级量表(ARWMCRs),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4例,0~3分)、中度组(43例,4~7分)和重度组(35例,8~24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蒙特利......
作者:孙德锦;张翼;高玉红;梁熙虹;张学勤;姜建东;刘喷飓 刊期: 2011- 04
-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和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69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血管影像学检察[DSA或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分析发病原因.69例患者中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有21例,腰椎穿刺持续引流的有9例,钻孔脑室外引流的有8例,开颅手术的有31例.随访4~9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作者:李浩;刘文科;傅敏;王昆;游潮 刊期: 2011- 04
-
脑出血再发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再发脑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再出血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672例脑出血患者中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为再次出血组239例,初次出血组3433例.先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再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凶素.结果①3672例患者再发脑H{血的发生率为6.5%(239/3672),脑出血再发的病死率为19.2%(46/......
作者:张荣军;王晓峰;游潮;刘建新;王军;杨术真;唐宗椿 刊期: 2011- 04
-
血流动力学的分子作用机制在颅内动脉瘤转归中的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其发生、发展和破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与颅内动脉瘤的转归密切相关.而基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能触发相关的分子级联反应,是颅内动脉瘤发......
作者:吴永发;黄清海;刘建民 刊期: 2011- 04
-
血管内治疗亚急性及慢性颈动脉闭塞的现状
颈动脉闭塞是缺血性卒中重要,但相对少见的病因.Flaherty等[1]的研究提示,症状性颈动脉闭塞的年发病率为6/100000.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包括远端血栓栓塞及血流动力学障碍[2-4],两者往往同时存在[5].......
作者:李克;刘永晟;王峰 刊期: 2011- 04
-
卒中后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大脑皮质功能会发生可塑性变化,其中不仅涉及神经干细胞的激活、突触功能的重建、损伤部位周围及病灶对侧相应区域的功能变化、神经生物活性因子释放等结构可塑性,同时还包括功能可塑性,即卒中后患者通过合理的学习和训练后脑功能可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我们拟结合相关研究的成果对卒中后大脑可塑性进行回顾,以期对卒中的康复治疗和预后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作者:杨达;曾宪容 刊期: 2011- 04
-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八例的临床分析
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瘤发生和破裂的高危因素,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约占43.2%.而高血压患者中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尚不清,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情况也未见文献报道[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头部CT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共发现8例合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我们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
作者:李定君;邓青山;董劲虎;王斌;陈锐;刘亮;游潮;陈礼刚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预后的短期影响
- 2 2014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 3 硬膜外途径磨除前床突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4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微栓子在脑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进展
- 5 2014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 6 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模式对预后的预测
- 7 双侧椎动脉入路闭塞椎动脉夹层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 8 基于临床分级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风险评估
- 9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0 儿童自发性脑出血——微动静脉畸形与超选择脑血管造影
- 11 颅内静脉窦血栓及其脑实质病灶的MRI表现
- 12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血压控制的护理
- 13 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方法与疗效分析
-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 15 免疫相关蛋白在烟雾病患者硬脑膜血管壁中的表达
- 16 超敏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 17 硬脊膜动静脉瘘栓塞术后复发再手术一例
- 18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分析
- 19 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手术中的应用
- 20 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成窗变异与血管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