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免疫相关蛋白在烟雾病患者硬脑膜血管壁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蛋白与烟雾病的关系.方法术中留取25例烟雾病患者(烟雾病组)和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照组)的硬脑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硬脑膜血管壁IgG、IgM、补体C3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的病理学改变.结果①HE染色显示,两组的硬脑膜血管壁均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外层的周细胞构成,无中膜结构.与对照组比较,烟雾病组有部分内皮细胞核深染......
作者:申伟;李劲松;李伟;成惠林;于欢欢;凌海平;尤万春;杭春华 刊期: 2013- 04
-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2002年12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三○七医院行双侧EDAS治疗、术后采用DSA随访的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项目包括性别、首次手术年龄,术前出血次数、脑代谢情况(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评估、脑出血类型、是否合并脑缺血症状、烟雾病分期、大脑后动脉是否受累及是否有并发症(高血压......
作者:刘鹏;李德生;杨伟中;段炼 刊期: 2013- 04
-
应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评价合并大脑后动脉病变的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
目的分析合并大脑后动脉(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异常灌注情况.方法共纳入27例合并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根据DSA检查结果,判定27例患者54侧的半球的铃木分期,及54支PCA的病变程度.27例患者均接受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SPECT)检查,记录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3~4个感兴趣区的平均局部脑血流量(rCBF),用各个脑区rCBF与小脑的rCBF的比值作为各个脑区rCBF的相......
作者:王莉;段炼;杨伟中;龙亚红;暴向阳;赵峰;咸鹏 刊期: 2013- 04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规律.方法连续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发病后6、24h和3、7、14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抽取3.0ml全血,抽取对照组3.0ml全血,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Th17......
作者:张立堂;杨筱君;庞敏 刊期: 2013- 04
-
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梗死模式关系的分析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的脑梗死模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为MCA狭窄.将MCA狭窄分为轻、中、重度,依据DWI显示的梗死模式,分别观察小穿支动脉梗死(SPAI)、大穿支动脉梗死(LPAI)、皮质支供血区梗死(PI)、分水岭梗死(BZI)和大面积梗死(LTI).结果①56例MCA狭窄患者中,S......
作者:黄照;王玉洁;辛岳;郭婷婷 刊期: 2013- 04
-
血管内栓塞与开颅夹闭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及开颅夹闭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引起动眼神经麻痹(OMNP)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2月治疗的23例颅内PcoAA伴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管内栓塞治疗13例,开颅夹闭治疗10例,对不同治疗方式、术前是否发生SAH、术前OMNP程度、动脉瘤瘤径以及治疗时机等可能影响OMNP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①血管内栓塞......
作者:闫凯旋;张恒柱;甄勇;申林海;董伦;佘磊;王晓东;何亮;陈诗苇 刊期: 2013- 04
-
合并高血压的自发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的自发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35例临床诊断为自发性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资料).按伴有高血压(617例)与不伴有高血压(318例)分为两组.依据Stanford分型标准,将AD分为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和B型(夹层仅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远段的主动脉).结果①高血压组有167例(27.1%)患者表现......
作者:曹贵方;毕齐 刊期: 2013- 04
-
microRNAs在动脉瘤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动脉瘤是动脉血管发生病变后出现的血管壁瘤样突起,其主要发生在大血管,常见于腹主动脉和颅内动脉.动脉瘤的高发年龄是40~60岁[1],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吸烟、男性以及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比较常见的遗传性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包括马凡综合征和洛伊迪茨综合征.而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会并发危及生命的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和急性脑积水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2].......
作者:张连富;徐善水;方兴根 刊期: 2013- 04
-
经眶上静脉-眼上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sinus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CSDAVF)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硬脑膜动静脉瘘,Kim等[1]报道CSDAVF约占所有硬脑膜动静脉瘘的64%.CSDAVF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结膜充血水肿、视力进行性下降、颅内杂音、搏动性耳鸣、头痛等[2].治疗CSDAVF的方法主要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并且首选经静脉途径栓塞,常用的静脉途径包括岩......
作者:牛立健;张鹏 刊期: 2013- 04
-
球囊辅助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术中的应用
目前,对大部分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均可以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可得到治愈.血管内栓塞已成为各型DAVF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材料的发展,球囊已初步应用于血管内栓塞DAVF的辅助治疗中.当单纯经静脉途径或动脉途径进行栓塞困难或不能达到满意栓塞效果时,我们采用了球囊辅助技术进行栓塞,现将球囊辅助技术的经验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纳......
作者:潘文;张鹏;何川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整体护理
- 2 分级不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 3 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一例
- 4 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 5 MoMa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作用
- 6 超声检测烟雾病对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7 胰岛素对心肺复苏术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 8 旋转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 9 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 10 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 11 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联合弹簧圈在治疗颈内动脉大型和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中的作用
- 12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分析
- 13 甘露醇与尼莫通合用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 14 颈外伤致急性脑缺血临床及磁共振动态观察一例
- 15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脑神经损伤的分析
- 16 家族性颅内动脉瘤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 17 脑血管畸形患儿临床诊治分析
- 18 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 19 支架置入适合所有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吗
- 20 现代医疗思维的困惑及整体自洽治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