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12期文章
  • 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更多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0月到2016年5月新疆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腔梗组,同期行脑血管功能检查无脑梗死的对照人群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基本信息采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同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画钟测验、连线测......

    作者:杨敏;钟文波;宋永斌;梁晓慧;李国正 刊期: 2016- 12

  • 无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与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药物治疗对无症状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第三0六医院神经内科(120例)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80例)收治的无症状性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200例(单侧狭窄率≥70%,对侧狭窄率<30%),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中随机数生成器将患者随机分为支架+药物组及单纯药物组,各100......

    作者:石红琴;蔡艺灵;杜娟;焦力群;马妍;吴铮;崔永强;孔祥锴;吴樵 刊期: 2016- 12

  • 对比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不同剂量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2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按照造影和治疗中对比剂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碘佛醇240mgI/ml,<150ml,44例)和高剂量组(≥150ml,38例),检测......

    作者:陈晓辉;吕在刚;高宗恩 刊期: 2016- 12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ystem,UPS)是真核生物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多肽,是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依赖性的细胞内非溶酶体途径蛋白降解通路,在生物体内负责大多数细胞周期过程中的蛋白降解,包括凋亡、基因转录、细胞信号通路和溶酶体消化过程等[1].蛋白酶体系统主要降解胞质和胞核内可溶性蛋白质,其特点:中性环境,无需钙离子,不......

    作者:何芳梅;李亚军;赵西耀 刊期: 2016- 12

  • 缺血性卒中DNA甲基化调控的研究进展

    神经可塑性作为贯穿于整个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过程的基础[1],其发生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但康复过程存在多种调控神经发育基因的改变.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细胞中信息的表达受两种因素控制:一种是遗传调控,另一种是表观遗传调控.表观遗传学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如microRNA),调控不同细胞类型的特异性基因表达及其转录程序[24].DNA甲基化发生在DNA复制......

    作者:张晓璐;于海龙;许建国;黄爱林 刊期: 2016- 12

  • 补体系统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补体系统是人类体液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抗微生物入侵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补体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激活补体系统的有效途径有3条: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和旁路途径[1],另外还可能存在外源性补体激活途径[2].这些激活补体系统的途径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时期作用不尽相同,在急性期,......

    作者:司味鑫;王平;王袆;张鸿 刊期: 2016- 12

  • 大鼠卒中后肠道菌群紊乱与抑郁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鼠肠道菌群紊乱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取清洁级SD大鼠30只,按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粪菌移植组、假粪菌移植组、卒中后抑郁组5组,每组6只大鼠.对空白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假手术组仅在局部切开皮肤,游离颈动脉后直接缝合切口,粪菌移植组经直肠灌注卒中抑郁患者粪便细菌上清液进行粪菌移植,假粪菌移植组采用等量等渗盐水灌肠,卒中后抑郁组采用单侧颈总动脉不完全结扎法,配合孤养结合利血平注......

    作者:范文涛;闫咏梅;别玉龙;王倩 刊期: 2016- 12

  • 单次与反复使用永久动脉瘤夹对兔颈总动脉血管壁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次与反复使用永久动脉瘤夹对血管壁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动脉瘤夹首次使用组及反复使用组,每组15只.两组均夹闭颈总动脉30min,分别取各组颈总动脉标本15段进行血管壁组织病理学损伤的比较.结果首次使用和反复使用组所致的血管壁损伤均可见中层弹力板形变和内皮细胞脱落,反复使用组血管壁出现局部坏死伴发炎性反应.首次使用组及反复使用组血管......

    作者:白雪松;宋刚;张智萍;王旭;李龙;马永杰;任健;焦力群 刊期: 2016- 12

  • 颈部血管超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以头痛、头晕为主诉的患者150例,根据单侧椎动脉颅内段是否有狭窄分为研究组[100例;一侧椎动脉管径(VAD)≤2.5mm或与对侧VAD比值<1/1.7,且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和单纯椎动脉发育不全(VAH)组(50例;一侧VAD≤2.5mm或与对侧VAD比值<......

    作者:丁亚芳;惠品晶;仲伟花;杨甲;郭亮;胡春洪 刊期: 2016- 12

  • Solitaire AB支架置入在颅内动脉闭塞取栓后残余重度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分析SolitaireAB支架置入对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取栓后残余重度狭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SolitaireAB支架取栓后残余重度狭窄并行SolitaireAB支架置入的9例颅内动脉闭塞患者的资料,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7例,基底动脉闭塞2例.分析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及术后3个月临床随访结果.以SolitaireAB支架置入后......

    作者:刘文军;但毕堂;万跃;朱碧峰;彭小祥 刊期: 201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