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术中行ICG造影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16例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1例手术切除动脉瘤,3例行动脉瘤切除或孤立+血管重建术.术中造影时,将即时稀释的对比剂(25mg的ICG加入到2ml注射用水中)一次性快速注入肘静脉,荧光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造影血管.术后行DSA造影.评价术中ICG造影在颅内动脉......
作者:马驰原;吴伟;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成惠林;谢韦华;潘云曦;孙康健 刊期: 2007- 12
-
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目的探讨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变位于海绵窦区91例,侧窦区1例.经颈内静脉的起始段探查未显影岩下窦,进入引流静脉窦内栓塞海绵窦区DAVF;通过颈内静脉探查未显影乙状窦,进入静脉窦栓塞侧窦区DAVF.首选可控纤毛弹簧圈进行栓塞,待血流减慢以后,用游离纤毛弹簧圈继续栓塞.若仍存......
作者:张鹏;张鸿祺;支兴龙;李萌;宋庆斌;凌锋 刊期: 2007- 12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三种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SAH患者脑脊液中淀粉样β蛋白(Aβ)、载脂蛋白E(ApoE)及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5例SAH患者(SAH组)脑脊液中Aβ、ApoE及S100B的含量,另取1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正常脑脊液作为对照组.测定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作为判定脑损伤的指标,以GOS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结果SAH组脑脊液Aβ和ApoE含量......
作者:张永红;文新中;徐吉光;陈广迪 刊期: 2007- 12
-
脊髓静脉高压兔模型的初步建立
目的建立脊髓静脉高压的兔模型,用于脊髓血管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方法取新西兰白兔22只,分为实验组18只,正常对照组4只.对实验组兔行左侧肾动静脉的端-侧吻合,构建动静脉瘘.结扎左侧肾动静脉的肾门端,在左、右肾静脉之间结扎下腔静脉的近心端,在降结肠静脉以近结扎下腔静脉的远心端,使左侧肾动脉的血流经动静脉瘘口进入下腔静脉,再经腰静脉返流到椎旁静脉丛,继而逆流入硬脊膜内的脊髓冠状静脉丛,造成脊髓静脉高压......
作者:张鸿祺;吴少帅;李永忠;滕梁红;张智萍;郭德玉;卢德宏;凌锋 刊期: 2007- 12
-
动脉瘤破裂并发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一例
患者女,49岁.入院前6h家人发现昏倒于厕所中,意识不清,伴有大、小便失禁.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证实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无明显疗效,病情逐渐加重,于2007年8月14日8时转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作者:单永治;张鸿祺;孙颖;叶明 刊期: 2007- 12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管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随着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的发展,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stealsyndrome,SSS)的早期无创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以往TCD研究SSS的报道大多阐述在盗血发生时,造成后循环血供的异常,较少评价SSS对前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彭涛;孟范文;王涛;张伟 刊期: 2007- 12
-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溶栓治疗进展
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后循环)是脑干、小脑、大脑枕叶和丘脑、内囊一部分的供血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将会导致这些重要结构的缺血性坏死,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大约有15%的脑梗死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其预后十分差,病死率超过80%.......
作者:刘丽;蔡艺灵 刊期: 2007- 12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卒中后出血性转化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能有效治疗发病3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但是rt-PA溶栓治疗后可发生严重的致命性颅内出血的并发症,因而限制了rt-PA的应用.......
作者:赵伟;薛蓉 刊期: 2007- 12
-
卒中风险评估研究的进展
卒中风险评估是早期识别高危人群、进行群体筛查的有效手段.卒中风险评估模型是常用的评估工具,他是在卒中危险因素与发病风险研究基础上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其应用的可行性,常将其转化为简易的风险评估工具.......
作者:黄久仪 刊期: 2007- 12
-
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CTA)对颈内动脉狭窄诊断的精确性.方法对41例(82支颈内动脉)有前循环脑缺血症状的患者,使用双源64层CT机进行扫描,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技术进行重建,轴位像扩大测量血管直径.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标准进行血管狭窄度分级.以DSA为标准,观察CTA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
作者:胡伟;孙志远;葛颂;周长圣;杨冀萍;刘德志;肖国栋;张仁良;徐格林;刘新峰 刊期: 2007- 12
动态资讯
- 1 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颅内动静脉畸形
- 2 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 3 三种抗痉挛药物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比较
- 4 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作用
- 5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不同疗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
- 6 岩上静脉引流的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治分析
- 7 应重视我国微创神经外科存在的问题
- 8 重复性训练对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改善的疗效观察
- 9 心源性脑栓塞的溶栓治疗
- 10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
- 11 组织激肽释放酶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的大鼠酸中毒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
- 12 卒中昏迷患者高血糖实时胰岛素滴定模式的研究
- 13 不同时机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研究
- 14 3%过氧化氢溶液口腔内冲洗致脑栓塞一例
- 15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卒中的预防作用并不优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 16 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双侧脑干梗死形态及分布的对比研究
- 17 Neuroform支架或球囊瘤颈重塑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 18 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的执行摘要
- 19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 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不同破裂点对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