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139例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的手术时机、诊断方法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3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140个前交通动脉瘤)的诊治过程,对手术时机与近期疗效关系、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评价.术前按Hunt-Hess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其中Ⅰ级42例,Ⅱ级52例,Ⅲ级25例,Ⅳ级20例.结果本组近期疗效良好率75.5%,病死率7.9%;Ⅰ级患者近一次动脉瘤破裂后3d内手术(早......
作者:邹安琪;胡观成;况建国;江志群;夏亮 刊期: 2005- 03
-
卒中患者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并发症3059例20年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并发症及病死率,为防治卒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059例住院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高血压、并发症及病死率,并进行x2检验.结果3059例卒中患者血压升高者1970例,以轻度居多.在脑出血中,重度高血压有增高趋势,其中接受过降压治疗者897例,坚持治疗者244例;并发症主要为生化代谢异常、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肾功能不全等;病死率以脑出血患者高......
作者:刘春岭;黄如训;朱良付;曾进胜;苏镇培 刊期: 2005- 03
-
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部CT平扫,选择基底核区或感兴趣区行CT脑灌注成像,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出院时复查CT,与入院时CT片比较.对同一例患者脑灌注后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发病90min后,CT脑灌注即可显示出病灶区域血流灌注异常,与对侧相比CBF、CBV下降,M......
作者:李清水;袁国奇;刘海明 刊期: 2005- 03
-
恩必普软胶囊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
目的进一步观察国家一类新药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软胶囊)对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4例脑梗患者死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究(Ⅰ组),其中用药组每次口服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4次/d,1个疗程为20d;对照组用安慰剂替代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299例患者进行多中心开放研究(Ⅱ组),服药方法同Ⅰ组用药组.两组患者基础用药均为复方丹参注射液......
作者:崔丽英;李舜伟;吕传真;董强;董鹏;史朗峰;黄鉴政;毛善英;张朝东;曹云鹏;聂莹雪;王维治;梁庆成;杨春晓;董为伟;李光勤;彭国光;罗祖明;何俐;万琪;韩军良;黄如训;李玲;李承宴;蒙振中 刊期: 2005- 03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临时转流管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颈动脉临时转流管的指征和经验方法对4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中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8例患者阻断术侧颈内动脉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低于阻断前的60%,对此8例患者使用颈动脉临时转流管,术后随访1~24个月.结果使用颈动脉临时转流管的8例患者,未出现与阻断颈内动脉有关的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内无再次脑缺血事件发生;颈部B超检查显示颈动......
作者:李萌;菅凤增;郑宇;支兴龙;张鹏;张鸿祺;华扬;凌锋 刊期: 2005- 03
-
颈外动脉-静脉-大脑中动脉吻合后孤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手术技术的改进
目的探讨在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过程中,保留颈外动脉远端分支及处理保存大隐静脉的方法.方法取下2例患者的大隐静脉显露后,利用压力扩张技术以解除血管痉挛,并存放于保护液中备用;颅内选用大脑中动脉M1、M2交界处或M2段作为受者血管,大隐静脉与受体血管端一侧吻合,而非端-端吻合.在颈部大隐静脉与颈外动脉也行端-侧吻合.结果2例患者手术后,血管造影显示颅内吻合口远端血流充盈良好,颈外动脉远端......
作者:菅凤增;李萌;张鸿祺;凌锋 刊期: 2005- 03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继发脑室出血一例
患者女,67岁.因突发言语障碍,右侧肢体瘫痪2h入院.患者于2003年6月17日夜里发病,无头痛、呕吐,无高血压史.嗜烟.2000年曾患脑血栓,未留后遗症.体格检查:血压170/9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面、舌、肢体中枢性瘫痪,右上肢肌力0级,下肢Ⅰ级.心电图显示:心肌供血轻度不足;凝血功能及纤维蛋白原均正常.发病后1h头部CT扫描显示:左侧侧脑......
作者:陈晓虹;姜新;王玉洁;邵延坤 刊期: 2005- 03
-
导航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约占脑实质出血的60%,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技术上并不困难,但术后并发症较多,病死率也未降低.为此,我们对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导航下穿刺引流和保守治疗,并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东;钱忠心;梁玉敏;毛青;赵鸿;赵明珠;丁勇 刊期: 2005- 03
-
再发脑梗死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数量的测定
脑梗死的发生机制临床研究较多,对再发脑梗死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作者观察了初发脑梗死、再发脑梗死(2次以上)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tAgt)、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以探讨脑梗死的发生、再发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崔淑美;王晓红;赵明伦 刊期: 2005- 03
-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近年的研究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是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外周阻塞性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3].动物实验发现,HCY可以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启动粥样斑块和血栓形成.在粥样斑块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凋亡[4].体外内皮细胞培养也显示HCY能诱导其凋亡,提示HCY可能通过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5].目前关于HCY引起内皮细胞凋亡......
作者:何志勇;王小同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双微导管弹簧圈保护技术栓塞颅内宽颈小动脉瘤三例
- 2 放疗后颈部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
- 3 糖尿病与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与脑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 5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稿约
- 6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或头臂干病变的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
- 7 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方法与疗效分析
- 8 手术切除颈内动脉颅外段巨大动脉瘤一例
- 9 共同努力跻身精品期刊
- 10 颅脑外伤动物模型及运动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 三种诊断标准对脑梗死患者代谢综合征检出率的比较
- 12 脑缺血耐受机制的研究
- 13 血塞通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14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的护理
- 15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致多组脑神经麻痹一例
- 16 脑电监测与脑血氧定量监测指导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使用转流技术的价值
- 17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 18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稿约
- 19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
- 20 阿加曲班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