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椎-基底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VAD)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选择经DSA或CT血管成像(CTA)确诊的VAD患者28例.25例表现为后循环缺血(PCI),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25例PCI中的21例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mg/d)或阿司匹林(100mg/d)治疗,3例给予血管内治疗;3例SAH患者中,2例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椎动脉闭塞术.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并......
作者:郑峥;程琼;李永坤;刘君鹏;陈莹;汪银洲 刊期: 2012- 04
-
替罗非班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或单纯行载瘤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42例(46个动脉瘤).在成功置入支架后,应用替罗非班(8~10μg/kg,静脉推注,3~5min,继而以0.1~0.15μg·kg-1·min-1持续泵入24h,然后降为0.05~0.07μg·kg-1·min-1,持续泵入24~4......
作者:刘加春;刘玲;王大明;王利军;王会兵;郑鲁;穆苍山;姚智强;张波;陆军;祁鹏 刊期: 2012- 04
-
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自发性颈动脉夹层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夹层(CAD)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2005年5月-2010年12月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31例经抗栓治疗无效后行支架置入术的症状性自发性CA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结果①在31例CAD患者中,30例支架置入手术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造影检查,29例CAD病变处狭窄完全消失,伴有夹层动脉瘤者动脉瘤明显缩小.2例患者于术后即刻出......
作者:殷勤;张仁良;徐格林;朱武生;马敏敏;樊小兵;刘新峰 刊期: 2012- 04
-
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发病六小时内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6h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2年2月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6h)患者21例,根据所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动脉内溶栓组(10例)和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组(联合治疗组,11例).联合冶疗组中4例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1例行支架置入术,6例仅行球囊扩张术.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标准(TIM......
作者:李慧英;蒋初明;缪中荣;李郁芳;袁丹 刊期: 2012- 04
-
血脂指标的比值在预测心脑疾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血脂(包括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年龄、性别等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住院,年龄≥40岁的8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采用超声测量的平均CIMT、性别、年龄、血脂水平[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以及脂质比值,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
作者:桂见军;江东新;农凤秋;伍伟光;陈玉兰;赖江明;奉伍妹;徐元杰;徐武华 刊期: 2012- 04
-
趋化因子CXCL16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AS性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迅速增长,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影响生活质量.趋化因子CXCL16是在AS损伤部位新发现的一类跨膜趋化因子,具有趋化因子、黏附分子和清道夫受体等多种作用.很多研究表明,CXCL16与AS性脑血管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全面了解CXCL16与AS的关系,可以为AS性脑血......
作者:宋双;潘旭东;马爱军;马翠苓;王琨 刊期: 2012- 04
-
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缺损行为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动物脑缺血模型的研究对探索大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必不可缺.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2],是造成供血区卒中常见的原因.故用线栓法制成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是常用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评价脑缺血严重程度的方法很多,而神经功能缺损的行为学评价是脑缺血研究中的......
作者:刘小蒙;王荣亮;罗玉敏 刊期: 2012- 04
-
钾通道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钾通道是目前种类多、作用复杂的一类离子通道.在调控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膜复极化、静息电位水平以及细胞分泌等一系列生理活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钾通道的功能状态与脑缺血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大脑皮质低氧后几分钟,细胞外K+浓度就增加了几倍,提示钾通道通透性的异常和稳态的失衡发生在缺血的早期阶段[1].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脑缺血时,钾通道功能发生明显改变,引发了随后的一系列级联反应,导致神经元的活性和功能......
作者:张亚男;马津全;王舒 刊期: 2012- 04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补片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是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方法.1953年,Debakey为颈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首例CEA手术后,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几项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证实,CEA可有效地预防卒中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生活质量[1-3].经历了近60年的临床应用,CEA技术已日趋成熟,成为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4-6].但术......
作者:吴樵;蔡艺灵 刊期: 2012- 04
-
组织激肽释放酶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的大鼠酸中毒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TK)对酸中毒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Ia)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10d的新生SD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酸中毒组(pH=6.0的细胞外液处理4h),TK(100nmol/L)、缓激肽B2受体(B2R)激动剂(缓激肽,100nmol/L)、ASIC1a阻断剂(狼蛛毒素,100ng/ml)及B2R拮抗剂(HOE14......
作者:刘玲;杨昉;刘海波;李敏;刘亚红;刘新峰;张仁良;董强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
- 1 血管内治疗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比较
- 2 Ⅲ型胶原蛋白COL3A1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 3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 4 脑白质病变程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5 第七届国际介入神经放射学大会纪要
- 6 脊髓终丝血管畸形的手术和栓塞治疗初探
- 7 中国人染色体3q22.3区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 8 慢性脑缺血导致脑损害的实验研究进展
- 9 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的支架置入疗效分析
- 10 第十七届全国立体定向技术推广学习班通知
- 11 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 12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的血流动力学检测
- 13 90岁及以上高龄患者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 14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术前栓塞的利与弊
- 15 支架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 16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原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
- 17 高灌注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 18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19 脑血流储备的影像学评估和临床研究进展
- 20 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步态分析在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