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和纤溶系统活性的测定及相互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4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脂蛋白(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t-PA与PAI-1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为(343±136)mg/L,......
作者:刘晓红;周维智;林琳;朱咏新 刊期: 2004- 12
-
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CTA、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方法,对3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及18例非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了单独或联合检查.单独检查CTA、MRA或DSA的患者分别为203例、12例及88例,CTA+DSA联合检查为11例,CTA+MRA联合检查为4例,检测出的颅内动脉瘤均经手术......
作者:于伟东;赵丛海;刘德华;田宇;苗壮;郭凯达 刊期: 2004- 12
-
脊髓动静脉畸形治疗方法及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和手术治疗脊髓动静脉畸形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对103例脊髓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34例,占33.0%;手术治疗69例,占67.0%.治疗前、后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治疗的影像学效果.使用阿米诺夫量表评估治疗前、后脊髓功能的改变,x2检验用于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短期和长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脊髓畸形血管团完全清除60例,占58.3%;部分清除43例,占41.7%.术后1个......
作者:何川;凌锋;张鸿祺 刊期: 2004- 12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确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凝血状态及影像学资料,对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脑血管痉挛(OR4.028,95%CI1.532~10.591)、脑积水(OR18.564,95%......
作者:李珉;陈高;张建民 刊期: 2004- 12
-
凝胶微粒在血管内栓塞后的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后凝胶微粒在血管内的分布特点.方法对23例患者应用凝胶微粒进行术前栓塞,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3例,鼻咽癌7例,副神经节细胞瘤13例.在光镜下观察凝胶微粒栓塞后的病理标本,并研究凝胶微粒在血管内的分布规律.结果共观察363根血管,其中317根血管(占87.3%)内都有1个凝胶微粒形成的栓子.在这些血管中,血管直径与凝胶微粒的直径呈正相关.凝胶微粒进入血管后,变形率《15%.当血管内的......
作者:王亚冰;LAURENT A;凌锋 刊期: 2004- 12
-
应用鸡腿血管进行显微吻合术训练
目的探讨用鸡腿血管作为血管显微吻合训练的独特方法.方法采用带肋鸡腿30只.解剖出鸡腿股动脉,连接红色颜料的输液器,对鸡股动脉进行灌注,然后分离出髋关节段的股动脉.在显微镜下寻找分支动脉和伴行静脉,沿着背侧和腹侧分离出长4~5cm的分支动脉,测量直径约1mm.分离出直径约1mm血管90支,这些血管在显微镜下可进行动脉间端-端吻合30次,动脉间端-侧吻合30次,动脉与静脉间端-侧吻合30次.结果30次......
作者:莫大鹏;凌锋;李萌;张智萍;MATULA C;KNOSP E 刊期: 2004- 12
-
四逆汤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四逆汤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四逆汤组.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给颈部软组织加压的方法造成全脑缺血,对照组只做手术,不造成缺血,观察90min;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四逆汤组手术前用四逆汤0.1ml/g体重,每天灌胃,连续3d.然后处死各组小鼠取大脑皮质,制成匀浆,测大脑皮质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
作者:姜之全;陈前芬;田鹤村 刊期: 2004- 12
-
复杂型硬脑膜动静脉瘘并横窦巨大静脉瘤栓塞治疗一例
患者女,31岁.因右手、舌部麻木12h,牙关紧闭,呼之不应,持续10min,二便失禁,胸闷、呼吸急促5h入院.患者26年前头部被枪弹击中,子弹从右眼角入右乳突区.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言语缓慢,应答迟钝,左眼球外展活动轻度受限.于右额、颞、枕及眶部闻广泛血管杂音,右眶及右乳突有外伤瘢痕,小范围骨质缺损.四肢肌力Ⅳ+,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和霍夫曼征阳性.......
作者:赵卫;高不郎;余永忠;吴中学 刊期: 2004- 12
-
颅内动脉血栓形成早期介入性动脉溶栓的治疗
颅内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均高,其预后与治疗及时、处理恰当有密切关系.对此类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常采用静脉滴注抗凝,疗效差,并发症多.我院2000~2002年采用超选择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治疗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韩青松 刊期: 2004- 12
-
延髓内脏带与内脏器官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下丘脑作为一个重要的应激反应调控中枢,普遍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大鼠延髓中尾段的横切面上,存在一条从背内侧至腹外侧的带状区,称之为延髓内脏带(medullaryvisceralzone,MVZ)[1].MVZ作为一重要的功能结构区,参与躯体性、内脏性感觉和内脏活动的调节,如呼吸、心跳、血压、胃肠蠕动、内分泌以及免疫反应等,是另一重要的应激反应调控中枢.长期以来,延髓作为重要的生命中枢......
作者:郭洪志;王蕾 刊期: 2004- 12
动态资讯
- 1 助力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 2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
- 3 2007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 4 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
- 5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脑缺血损伤及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6 高分辨磁共振对颅内动脉瘤壁成像的初步评估
- 7 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的超声研究
- 8 北京某三甲医院院前转运方式对急性卒中患者治疗延误的影响
- 9 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Willis环血流代偿对其的影响
- 10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
- 11 颅外颈动脉动脉瘤的诊治进展
- 12 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 13 大脑动脉环前部破裂动脉瘤的病理研究
- 14 Eph/Ephrin信号通路在血管新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5 Wnt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在脑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 16 脑梗死后对成年小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的观察
- 17 运用血流量减少指数检验兔颈内动脉狭窄模型
- 18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防治进展
- 19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诊治的研究进展
- 20 手术夹闭与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疗效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