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应用磁共振技术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目的应用磁共振技术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大小、脑血流等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1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23例)和丹参组(18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将患者分成轻、中、重三度.尤瑞克林组,给予0.15PNA单位尤瑞克林,丹参组给予400mg丹参,均为静脉滴注,1次/d,10d为一疗程.于治疗前......
作者:徐恩;缪学琼;林清原;潘英;钟高贤;刘克;谢海峰;詹丽璇 刊期: 2009- 03
-
卒中昏迷患者高血糖实时胰岛素滴定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实时胰岛素滴定模式对卒中昏迷患者并发高血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入院后12h内连续2次以上随机血糖>10.0mmol/L的卒中昏迷患者110例,随机纳入对照组(35例)、治疗Ⅰ组(每1小时滴定组,37例)和治疗Ⅱ组(每2小时滴定组,38例).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即优泌林70/30,皮下注射,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以诺和灵R加入等渗盐水中以微量泵静脉推注,按所检测的血糖值确定胰岛素用量.记录各时点......
作者:杨中良;刘卫东;丁勇;刘向阳;张宇一;牛惠燕 刊期: 2009- 03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影响颅内出血的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997年--2008年行CAS的83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颅内出血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832例患者中,10例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2%.①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64±10)岁;术前颈动脉狭窄率为(95±5)%;右侧颈内动脉狭窄7例,左侧狭窄......
作者:徐跃峤;缪中荣;王宁;陈文劲;焦力群;王亚冰;李慎茂;凌锋 刊期: 2009- 03
-
不同性别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全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633例,年龄为18~94岁;男993例,女640例.设计统一调查病例表,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及工作状态等)、既往史及危险因素等.结果①男女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比例为1.55∶1.女性发病年龄为(66±12)岁,高于男性的(65±12)岁,两者比较,P=0.04......
作者:赵秀欣;张微微;林琅;魏微;黄勇华 刊期: 2009- 03
-
烟雾病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特征
颈动脉和(或)其颅内分支的严重狭窄或闭塞可能导致其远端脑循环灌注压的下降.当灌注压下降时,脑血管系统发生反射性变化以维持脑氧的正常运输,从而保证正常的神经机能.这种灌注压下降被怀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1].烟雾病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其在临床表现上的多样性,可能反映了随着疾病进展,恶化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与侧支血管发展所提供的保护作用之间可变的相互作用.因此,烟雾病患者脑......
作者:吴绘;段炼 刊期: 2009- 03
-
心脑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的研究
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原则是恢复血流再通,挽救濒死的细胞.目前使责任血管迅速再通,恢复血流灌注方法(如溶栓、血管成形术等)的广泛应用,使得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是,随之而来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却严重影响了病变细胞的功能恢复.因此,作者就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吴浩;蒋丽丹;甘解华;吉训明;陈凌 刊期: 2009- 03
-
不同孔率支架对颅内动脉瘤血流流场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孔率的支架对颅内动脉瘤内血流流场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窄颈及宽颈两种动脉瘤的三维模型.模拟四种不同孔率(82%、78%、74%及70%)的支架置入载瘤动脉并完全覆盖瘤颈.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软件,计算各种孔率支架置入后,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压力等参数的变化.结果置入82%、78%、74%、70%孔率的支架后,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动脉瘤瘤颈远侧壁峰值流......
作者:张星;黄清海;刘建民;施洋;余钊胜;邵雪明 刊期: 2009- 03
-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CIG治疗组.治疗组又分为20、60和180mg/kg剂量组,每组23只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3h开始灌胃给药.造模后7、14和28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大鼠的......
作者:姚瑞芹;张如意;张丽;王文;李林 刊期: 2009- 03
-
血塞通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血塞通为一中药制剂,成分是三七总皂甙,具有抗凝和溶血栓的作用;低分子量肝素是一种抗凝药.为探讨两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我们将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塞通组、低分子量肝素组和低分子量肝素与血塞通联合应用组,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作者:龙学全 刊期: 2009- 03
-
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eCEA)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狭窄率≥50%的有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23例,采用eCEA术式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其中4例颈内动脉合并颈总动脉狭窄患者采用内膜切除器,行eCEA+逆行性颈总动脉内膜切除术.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临床及颈动脉超声、CT血管成像随访.结果23例患者斑块均被成功切除,术中无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明显气管移位,......
作者:张利勇;王继跃;杜立新;刘玉光;吕明;张士刚 刊期: 2009- 03
动态资讯
- 1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在人颅内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瘤壁中表达的差异
- 2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的关系
- 3 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4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苗族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
- 5 视网膜微血管异常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临床研究现状
- 6 表现为Wernekink连合综合征的中脑梗死二例
- 7 3.0T三维时间飞跃法无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
- 8 卒中后吞咽障碍荧光透视与临床吞咽功能的相关性
- 9 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的临床分析
- 10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分析
- 11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 12 水蛭地龙提取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及疗效
- 13 急性缺血性卒中尿激酶溶栓后脑出血二例原因分析
- 14 眼底动脉硬化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对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的意义
- 15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下半年重点刊登内容通知
- 16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直径小于等于2mm微小动脉瘤的疗效
- 1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18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19 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影响
- 20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是否需要使用保护装置——介入技术对预后的影响(SPACE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