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国汉族一个家系家族性颅内动脉瘤的候选基因位点连锁分析
目的对一个汉族家族性颅内动脉瘤(FIA)家系进行遗传连锁定位及基因突变分析.方法纳入19名家系成员,其中2例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应用1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微卫星标记物和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物对19名成员进行了18个与FIA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位点的参数连锁分析,并对其中的1个SNP标记物rs1333040进行直接测序,筛查是否存在突变.结果①ANIB1-8等候选基因位点与该家系不连......
作者:程飞飞;蔡艺灵;刘丽;杜娟;冯凯 刊期: 2013- 03
-
昼夜动态血压变化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昼夜动态血压变化与脑白质疏松症(L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研究中的144例患者,根据头部MRI结果分为LA组(80例)和非LA组(64例).采用美国DP5000型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包括昼夜收缩压(24hSBP)、昼夜舒张压(24h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晚收缩压(NSBP)、夜晚舒张压(NDBP);血压变异性(BP......
作者:刘伟;于逢春;朱慧萍;冯浩 刊期: 2013- 03
-
ESSEN卒中风险量表和卒中预测工具Ⅱ量表对小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再发缺血事件的预测作用
目的评价ESSEN卒中风险量表(ESRS)、卒中预测工具Ⅱ(SPI-Ⅱ)量表对小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心、脑缺血事件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09年3月-2011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小卒中(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111例)和TIA(56例)患者167例.随访发病后90d内,心、脑缺血事件再发的情况,并观察再发缺血事件与病程......
作者:刘敬;刘俊艳 刊期: 2013- 03
-
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脑血管狭窄患者85例,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40例,单纯颅外动脉狭窄45例.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无脑血管狭窄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和分析各组血浆HCY水平和MTHFRC67......
作者:陈路明;王若丹;帅杰 刊期: 2013- 03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研究现状
缺血性卒中发病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1-2],高血压是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国内外临床实践和研究已证实,降压治疗在缺血性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关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血压管理这一临床问题却依然充满争议,尤其是在合理控制卒中后的高血压治疗方面.因此,各国指南均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增高,采取相对保守而谨慎的治疗策略[3-5].我们将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高血压反应与机制、血压升高与预......
作者:张璐;方向华;张仲迎 刊期: 2013- 03
-
富含亮氨酸低分子蛋白聚糖家族成员Decorin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膜和中膜的病变,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累及全身大、中型弹性和肌性动脉[1].尽管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确切的机制仍然不明确.富含亮氨酸低分子蛋白聚糖(smallleucine-richproteoglycans,SLRP)家族成员在血管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ecorin是SLRP的一种......
作者:尹榕;洪波;刘建民 刊期: 2013- 03
-
弹簧圈置入法建立恒河猴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采用血管内弹簧圈置入法初步建立恒河猴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方法选择4只成年健康恒河猴为实验动物,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将1枚弹簧圈(2mm×10cm)置入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不解脱弹簧圈),完全阻断MCA血流2h,回收弹簧圈,恢复MCA血流灌注,初步建立恒河猴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通过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I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价动物模型是否成功.结果成功将弹簧圈......
作者:赵博;尚国伟;陈健;耿晓坤;叶新;徐国勋;王钜;郑加生;李宏军;李胜利;卢静;凌锋;吉训明 刊期: 2013- 03
-
累及小脑下后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自发性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年发生率为1~1.5/10万人[1],发病年龄在30~50岁的患者占80%,病死率接近70%,绝大部分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当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累及小脑下后动脉(po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PICA)时,增加了临床决策和治疗的难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对累及PICA起始部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了支架置入载瘤动脉、......
作者:解锋;张鸿祺;张鹏;凌锋 刊期: 2013- 03
-
时辰和天文潮汐对日照地区脑出血患者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时辰和天文潮汐对山东省日照地区脑出血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509例.采用圆形分布法,先计算患者发病的时间集中度(r),再计算平均角(α-)和角度离均差(s),推算不同时辰、不同天文潮汐期(朔期、望期、上弦期、下弦期、其他)脑出血发病的集中时间和高峰期.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Rayleigh′......
作者:夏永梅;叶红晖;李向云;厉郡华 刊期: 2013- 03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指南(ASA/AHA2012版)(上)
鉴于对循证医学结论的日益重视,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制定了各类医学热点的指南,并致力于使这些指南与时俱进.此前由AHA卒中委员会资助完成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指南已于1994年和2009年发布[1-2].其中,2009版指南涵盖了截止于2006年11月1日的文献[2].2012版指南主要包括2006年11月1日-2010年5月1日发表......
作者:Connolly ES;Rabinstein AA;Carhuapoma JR;孙澎;范存刚;张庆俊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
- 1 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 2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期卒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3 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 4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对脑梗死的影响
- 5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兔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 6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经眼窗对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的探测
- 7 近端血流阻断增压技术治愈性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
- 8 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信号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9 不同孔率支架对颅内动脉瘤血流流场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 10 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 11 富含亮氨酸低分子蛋白聚糖家族成员Decorin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 卒中风险评估研究的进展
- 13 扩散峰度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变化中的应用分析
- 14 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或联合弹簧圈治疗前循环大型及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随访观察
- 15 2014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 16 急性重症脑梗死机械血管再通论坛通知
- 17 三种量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研究
- 18 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
- 19 椎动脉起始部合并相邻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的治疗
- 20 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E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A1166C基因多态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