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出血急性期降压策略对早期血肿增大及临床转归的影响
目的评价脑出血急性期不同降压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将41例连续入院且发病在6h内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积极降压组(入院即开始降压治疗,目标收缩压≤140mmHg)24例,指南降压组(根据美国心脏协会2007年指南,收缩压≥180mmHg才开始降压治疗)17例.24h后复查头部CT并随访至90d,记录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24h的血肿增大状况、90d死亡/残疾率及不良事件.结果采取降......
作者:徐梦怡;周俊山 刊期: 2011- 01
-
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的短期疗效、安全性及预防再狭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自膨式颈动脉支架对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率>50%,并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血管超声、MR血管成像及DSA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①2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平均狭窄率从术前的(70±8)%降至(10±6)%.无手术并发症发生.②术后临床随访3~......
作者:黄清海;张永巍;刘建民;洪波;许奕;赵文元 刊期: 2011- 01
-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短中期复发的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短中期复发情况,并对影响动脉瘤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DSA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20例(368个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81例(89个动脉瘤)获得≤6个月随访;81例中的63例(65个动脉瘤)获得>6~12个月随访;63例中的48例(48个动脉瘤)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动脉瘤的复发情况......
作者:温玉东;魏建军;张扬;晁迎九 刊期: 2011- 01
-
支架成形术治疗不同Mori分型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研究
目的评价对不同Mori分型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及早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资料,按照Mori分型采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行支架成形术,比较不同Mori分型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在支架选择、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早期预后的情况.结果①按Mori分型,18例患者中MoriA型8例,MoriB型4例,MoriC型6例.②对MoriA型和Mor......
作者:王东;缪中荣;焦力群;朱凤水;凌锋;李慎茂 刊期: 2011- 01
-
球囊扩张支架与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差异.方法2009年3-11月收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22例(23处病变,置入24枚支架),分别采用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进行血管内治疗,比较两种支架治疗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以及近期预后.结果①采用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的共12例患者,13处病变,按照病变部位,位于前循环5处,后循环8处,按照M......
作者:童晨光;李慎茂;缪中荣;焦力群;朱凤水 刊期: 2011- 01
-
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研究进展
椎-基底动脉是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1].新英格兰中心后循环注册(NewEnglandMedicalCenterPosteriorCirculationRegistry)研究显示,在后循环血管狭窄中,41.5%的病变位于椎动脉颅内段,41.8%的病变位于基底动脉[2].由于椎-基底动脉较为特殊的解剖学结构以及开展支架置入治疗的时间较短等因素,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仍是临床研究......
作者:王斌;缪中荣 刊期: 2011- 01
-
微核糖核酸与卒中诱导免疫抑制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感染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研究提示,卒中后继发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可能参与了感染的形成,被称之为卒中诱导免疫抑制综合征(stroke-inducedimmunedepressionsyndrome,SIDS).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提示,卒中后血液和脑脊液内可同时出现微核糖核酸(microribomucleicacid,microRNA)的差异表达.......
作者:薛晓帆;杨楠;李淑娟;胡文立 刊期: 2011- 01
-
重症卒中患者的代谢特点和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重症卒中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肢体瘫痪、感觉缺失、认知功能障碍等.这些因素均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使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1987年,Cerra[1]首先提出代谢支持的概念,其目的是保护各种代谢途径,避免因不适当的营养供给而加重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作者:耿佼;蔡艺灵;杜娟 刊期: 2011- 01
-
脑动脉微栓子诱发非梗死性脑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为探讨脑动脉微栓子的神经损伤机制,建立脑梗死阈值下脑动脉微栓子诱发脑损伤的大鼠模型.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微栓子组和假手术组.造模后,每组又分为3d和7d组,每组6只大鼠.经左侧颈内动脉分别注入25~50μm大小的全血凝块微栓子100个/300μl或等量的等渗盐水.于造模后3d和7d,采用HE染色观察有无梗死灶、TUNEL染色和Caspase-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
作者:吴亦影;卞雷斯;宁敏;倪秀石 刊期: 2011- 01
-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困惑及发展趋势
椎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首次发病后5年内再次卒中的发生率>25%[1].与颅内血管病变比较,椎动脉起始部自身的血管条件使支架容易到达理想的部位.即使是对于部分血管迂曲的病变,采用多导丝辅助的支架输送技术,也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2].......
作者:黄清海;刘建民 刊期: 2011- 01
动态资讯
- 1 中青年单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慢性闭塞后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的关系
- 2 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治疗的单中心经验并文献复习
- 3 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单中心研究
- 4 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存在的问题
- 5 气象学因素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6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评估手段
- 7 第一届老化与疾病国际会议纪要
- 8 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 9 应用CT分析大脑中动脉钙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 10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治椎动脉起始部狭窄中的价值
- 11 超声检测颅内静脉窦血栓合并颈内静脉活动性血栓一例
- 12 脑血管重建术对颈动脉系统缺血性病变脑血流的影响
- 13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我们知道多少
- 14 参考文献中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 15 T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动脉瘤一例
- 16 颅脑外伤动物模型及运动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 17 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病理机制的关系
-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血管肌钙蛋白mRNA表达的研究
- 19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监测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评估脑氧代谢的研究进展
- 20 栓塞体积比在评价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