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或联合弹簧圈治疗前循环大型及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随访观察
目的评估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与分析2010年8月-2012年8月应用TubridgeFD治疗的28例(共28个)颈内动脉囊状宽颈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①28个动脉瘤大小为11.3~44.0mm,平均(21.6±7.1)mm.共置入Tubridge支架33枚,除1枚支架未能完全打开外,其余均成功置入目......
作者:周宇;杨鹏飞;黄清海;许奕;洪波;赵文元;李强;方亦斌;赵瑞;杨志刚;刘建民 刊期: 2013- 10
-
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应用SolitaireAB支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3个月至1年的随访.结果①16例患者中男6例,女10例.单纯上矢状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侧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3例,横窦及乙状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及直窦血栓2......
作者:陈光忠;曾少建;詹升全;林晓风;唐凯;周东;周德祥;秦琨;舒航 刊期: 2013- 10
-
Silk血流导向支架联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短期疗效
目的探讨Silk血流导向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0年4月1日-2011年10月30日应用Silk支架治疗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为29~71岁,平均(51.7±11.7)岁.30例动脉瘤患者有31个动脉瘤,30个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除1例患者床突上段有两个动脉瘤为小动脉瘤(分别为3mm×4mm和2mm×2mm)外......
作者:毛之奇;张鹏;叶明;凌锋 刊期: 2013- 10
-
DSA血流定量分析软件评价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DSA血流定量分析软件评价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后的血流特性改变,以分析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4月采用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Microport,上海)治疗的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15例.以相同标准采集所纳入患者治疗前后常规造影图像,并通过DSA血流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生成的时间密度曲线,分析载瘤动脉远端显影......
作者:吴一娜;杨鹏飞;方亦斌;韩静峰;Janina Beilner;黄清海;刘建民 刊期: 2013- 10
-
Eph/Ephrin信号通路在血管新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酪氨酸激酶受体Eph亚族及其配体Ephrin是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研究显示,Eph/Ephrin通路在血管的发育和出生后的血管新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讨论Eph/Ephrin蛋白激酶家族在血管新生中作用机制及其在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郭心磊;孙芳玲;安宜;艾厚喜;张丽;王文 刊期: 2013- 10
-
血流导向装置对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近年来,血管内栓塞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对于巨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及复杂动脉瘤,单纯通过弹簧圈栓塞存在着术后易复发、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具有高金属覆盖率、低孔率特征的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应运而生.目前临床应用的血流导向装置主要有PipelineEmbolizationDevise(PED,美国)、Si......
作者:吕楠;黄清海 刊期: 2013- 10
-
自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72h内即出现的早期脑损伤(earlybraininjury,EBI)与SAH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自噬(autophagy)很早就被发现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中,参与降解和回收受损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出现于多种生理过程和疾病的病理过程中.Lee等[1]研究发现,SAH后立即可检测到皮质内自噬活性的增强.但自噬在SAH后EBI中的作用及具体机......
作者:肖遥;徐善才;史怀璋 刊期: 2013- 10
-
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CSVD)包括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性疾病,会导致的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这是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定义的[1].然而,实际CSVD的50%是以神经病理学改变命名[2].在影像学上,CSVD可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脑白质病变(whitematterlesions,WML)及脑微出血(cer......
作者:徐琴;张微微;魏微 刊期: 2013- 10
-
置入虚拟及真实血流导向装置后兔动脉瘤模型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
目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虚拟血流导向装置(FD)与基于微型CT机重建真实FD对兔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4只,利用弹性蛋白酶诱导兔右侧颈总动脉瘤模型14个.于造模后3周,行DSA检查重建三维动脉瘤模型,并在载瘤动脉内置入FD.置入FD后3个月处死动物,切取包含FD在内的整段载瘤动脉.用微型CT机扫描所有标本,计算出瘤颈处FD的金属覆盖率(MC).根据微型C......
作者:徐瑾瑜;邓本强;方亦斌;于瀛;程吉勇;王奎重;黄清海;刘建民 刊期: 2013- 10
-
AG490对大鼠脑损伤后CD40和CD45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AG490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D40、CD45表达以及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组和AG490干预组,每组大鼠60只;各组根据脑损伤时间再分为6、12、24及72h亚组(各15只).应用液压冲击法制备大鼠脑损伤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组织CD40、CD45的表达,采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系统对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①创伤组伤后各......
作者:王伯胜;杜爱玲;曾现伟;曹健锋;杨斌;季泰令 刊期: 2013- 10
动态资讯
- 1 颅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后复发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
- 2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溶栓预后的关系
- 3 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术中护理配合
- 4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疗效及再狭窄因素的分析
- 5 脑血管畸形患儿临床诊治分析
- 6 水蛭地龙提取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及疗效
- 7 伴白质疏松的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8 颅内压持续监测对开颅减压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指导作用
- 9 应重视血管超声在检测双侧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中高估的问题
- 10 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 11 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取栓装置的研究进展
- 12 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发生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危险因素分析
-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
- 14 脑血流监测对大鼠脑缺血模型制备的评价作用
- 15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血压控制的护理
- 16 亚低温对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病患者脑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 17 他汀类药物防治卒中的研究进展
- 18 亚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血管痉挛大鼠脑代谢的影响
- 19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致多组脑神经麻痹一例
- 20 微创术结合持续脑室滴注灌洗清除脑室内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