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不同破裂点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IAR)的不同破裂点(瘤体、瘤颈及瘤顶)对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3月连续纳入的135例(148个动脉瘤)接受显微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价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进行评定。将发生IAR动脉瘤的不同破裂点作为影响因素,并对其与IAR患者不同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35例患者的1......
作者:闫凯旋;高恒;徐伟东;周新民;王其平;徐向东;吴伟;叶富华 刊期: 2014- 11
-
MRAS基因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关系
目的:探讨MRAS基因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12月—2012年10月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的243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同时选取512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通过改良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分析MRAS基因rs3755751和rs9289559位点的多态性,对各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卒中组(243例)rs3755751位点基因型AA、AG......
作者:白文;张治中;曹立平;李芸;王昭君;林颖;刘新峰;徐格林 刊期: 2014- 11
-
不同类型内分水岭梗死与颈内动脉串联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内分水岭梗死与颈内动脉(ICA)串联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55例经头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证实为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均行颅外段ICA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颅内血管MR血管成像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55例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分为单发内分水岭梗死(IWSI)组和伴有同侧皮质分水岭梗死的内分水岭梗死(C-IWSI)组,分析两种类型内分水岭梗死与ICA串联狭窄的关系。结果......
作者:于金梅;王玉洁;辛岳;田英;张碧莹 刊期: 2014- 11
-
急性脑梗死进展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6例。神经功能恶化(ND)定义为住院72h内任一时刻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基线NIHSS评分增加2分(ND2)或增加4分(ND4)。将患者分为ND2组(n=107)和非ND2组(n=339),或ND4组(n=62)和非ND4......
作者:笪正;翟正平;闫福岭 刊期: 2014- 11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的研究进展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后脑积水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根据发病时间将aSAH脑积水分为急性(0~3d)、亚急性(4~13d)和慢性(≥14d)[2]。aSAH后急性脑积水指动脉瘤破裂后3d内发生的脑积水,发生率为15%~87%[3],其中约50%患者能在24h内自行好转[1],30%~40%发展成慢性脑......
作者:彭四维;漆松涛;刘忆;冯文峰;张国忠;王刚;李明洲 刊期: 2014- 11
-
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在我国卒中已成为第一位致死性疾病[2]。AS可在头颈部动脉壁形成斑块并造成动脉管腔狭窄,常规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能显示管腔狭窄,但显示血管壁特性的作用有限。而易损斑块(vulnerableplaque,VP)的评估,如斑块形态、成分、炎性细胞浸润及出血等亦对临床的治疗策略具......
作者:卢又燃;彭亚 刊期: 2014- 11
-
脑康Ⅱ号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发生的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脑康Ⅱ号对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康Ⅱ号小、中、大剂量组(小、中、大剂量组用药量分别是成人用量的5、10、20倍),每组各9只。采用永久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造模。对假手术组大鼠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予结扎;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造模后给予治疗组脑康Ⅱ号治疗,给予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等量(......
作者:王宁群;黄小波;陈文强;陈玉静 刊期: 2014- 11
-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原蛋白转化酶1及神经肽Y的表达
目的:观察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皮质神经细胞内原蛋白转化酶1(PC1)及其作用底物神经肽Y(NPY)的表达变化,探讨PC1在神经细胞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C57小鼠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4、24h组,每组各8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阻塞1h再灌注。采用WesternBlot法、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小鼠脑皮质神经细胞中PC1及NPY蛋白、mRNA的表......
作者:梁正羽;唐松山;王鹏;陈光忠;李炎稳;侯崇显;周东 刊期: 2014- 11
-
Onyx栓塞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责任动脉近心端闭塞二例
患者1女,23岁,因车祸外伤后8个月,左眼球突出伴充血4个月于2013年10月11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入院前8个月外伤后出现意识不清、左耳流血;头部CT提示右颞叶脑挫裂伤、左颞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少量积气;给予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改善循环等保守治疗,住院3个月后病情好转,意识清楚、混合性失语。4个月前出现左眼球突出伴球结膜充血水肿、视物模糊,左眼睑下垂,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体......
作者:张亮;吕明 刊期: 2014- 11
-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诊断椎动脉夹层合并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一例
患者女,50岁。主因“头晕、视物旋转6d加重伴意识不清4d”于2014年3月31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6d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视物成双,伴头痛、恶心,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血管病”并给予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症状减轻。入院前4d患者出现短暂性牙关紧闭、双上肢屈曲、意识障碍,持续约10min缓解,转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接受醒脑静(20ml,1次/d)、依达拉奉(30m......
作者:赵晓霞;武剑;黄小钦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青年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及其预测因子
- 2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监测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评估脑氧代谢的研究进展
- 3 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可预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
- 4 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致不同供血区脑梗死的对比研究
- 5 不同剂量巴曲酶对寒潮促发大鼠卒中的实验研究
- 6 Vaso CT在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中的应用
- 7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新模式
- 8 彩色编码血流图对颅内动静脉畸形评估的价值
- 9 2008年上海农村社区50岁以上人群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及风险评估
- 10 血流导向支架对兔腹主动脉的影响
- 11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
- 12 奥扎格雷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 13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脑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 14 聚乙烯醇颗粒栓塞脊髓动静脉畸形术中破裂一例
- 15 超声引导下不同治疗方法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疗效对比
- 16 脑皮质下小血管梗塞后认知功能损害的恢复及其影响因素
- 17 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分析
- 18 通窍活血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
- 19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 20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的血流动力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