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途径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接触性溶栓、机械性破栓、颈动脉溶栓和静脉窦内支架置入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所有患者均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17~29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12例患者均接受了经静脉途径溶栓治疗,其中10例患者同时接受机械性血栓切割治疗,另有2例患者同时......
作者:吉训明;凌锋;缪中荣;张鸿祺;张鹏;李慎茂;朱凤水;支兴龙;宋庆斌;秦晓红;牛香美;张虹;朱雪铮 刊期: 2004- 03
-
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目的研究各类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为Ⅰ~Ⅲ级的498例脑血管病手术患者,将气管内插管全麻的453例分为四组.A组: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140例;B组:脑血管畸形(AVM)100例;C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20例;D组:脑梗塞、脑血管狭窄、脑缺血9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静脉加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咪哒唑仑+普鲁泊福+异氟烷+维库溴......
作者:田肇隆;孙立智;魏立民;马挺;蔡兵;韩雷;梁海燕;王克杰 刊期: 2004- 03
-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脑急性缺血性卒中
目的探讨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1997年7月至2002年7月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5例,男97例,女68例.年龄32~74岁,平均为58岁.采用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的时间为2~24h.尿激酶以1~1.2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万~130万U,平均85万U.结果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10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27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3......
作者:黄昌仁;朱凤水;缪中荣;凌锋;李慎茂 刊期: 2004- 03
-
特发性大脑中动脉夹层三例报告
目的通过对大脑中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及影像学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病规律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比较3例大脑中动脉夹层患者的MRI、脑血管造影结果及1例尸体解剖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以频繁脑缺血起病,其中1例患者的病情进行性加重,后死亡.另外2例患者经脑血管造影,1例尸体解剖证实为大脑中动脉夹层,2例患者经动脉支架治疗后效果较好.结论大脑中动脉夹层发病较少见,对于原因不明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应首先想到此病......
作者:刘爱华;贾建平;缪中荣;王默力 刊期: 2004- 03
-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盗血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目的通过对盗血现象的分析,完善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并应用盗血指数(SI),评估AVM的盗血程度.方法应用AVM非供血动脉血流的低流速、高阻力特点,进行逆向推导的逆向诊断法;并对16例经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DSA)证实的颅内AVM的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供血动脉及其相邻非供血动脉的Vm供/Vm邻比值和相应的SI值进行相关分析,并尝试比较SI与AVM大小的关系......
作者:吴钢;陆兵勋;张小征;许国英;郑依勇 刊期: 2004- 03
-
甘露醇与尼莫通合用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甘露醇与尼莫通联合应用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A组:假手术组;B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甘露醇组;D组:尼莫通组;E组:甘露醇与尼莫通合用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TUNEL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的含量及神经细胞凋亡数目.结果(1)B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及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分别为(0.54±0.11)μmol/g......
作者:高国栋;曲友直;赵振伟;秦怀洲 刊期: 2004- 03
-
重症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例重症卒中患者血清TNF-α在发病后24h、3d、7d、14d的动态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30名健康人进行了比较.结果34例患者血清TNF-α含量于24h内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
作者:俞芃;宿英英 刊期: 2004- 03
-
经颅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及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颅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成年雄性大鼠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随机分为经颅电刺激治疗1、2、3、4、5、6周治疗组及相应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于治疗后第1周至第6周末以横木行走试验(BWT)评价大鼠的精细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结果术后第1周,治疗组及对照组大鼠BWT均低于2分.至第3周两组大鼠......
作者:张璐;刘芳;方宇;董佑忠 刊期: 2004- 03
-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6例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系指由于外伤导致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本身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短路.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颅脑外伤患者的1.0%~2.5%[1],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脑血管性疾病中的难题之一.随着神经介入栓塞技术和材料的迅速发展,TCCF的首选治疗应是血管内介入栓塞,这已成公论[2,3].从1997年3月至2003年7月我们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16例TCCF患者,......
作者:傅洛安;章翔;孙立军;李侠;高大宽;贺晓生;蒋晓帆;王西玲 刊期: 2004- 03
-
应用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诊断外伤后迟发性大脑中动脉痉挛四例
2001年5月至2003年7月,我院应用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诊断外伤后迟发性大脑中动脉痉挛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宇;朴松鹤;宋健民;刘宏亮;李进京;杨忠才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 2 应用超声评估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的影响
- 3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4 缺血修饰蛋白在脑血管病急性期表达的研究进展
- 5 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技术要点解析
- 6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支架治疗后血管形态及流体力学数值的模拟研究
- 7 右侧卒中患者的视空间注意加工特点分析
- 8 眼动脉段大型动脉瘤夹闭和载瘤动脉重建手术技巧的探讨
- 9 儿童烟雾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手术疗效
- 10 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
- 11 颈内动脉颅外段异常分支一例
- 12 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一例
- 13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建议的更新
- 14 手术夹闭与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疗效的比较
- 15 乙酰肝素酶及新生血管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 16 静脉窦内球囊保护下Onyx栓塞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随访分析
- 17 3.0T三维时间飞跃法无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
- 18 关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支架的应用及问题
- 19 脑缺血耐受机制的研究
- 20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八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