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8期文章
  • 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的15例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全身麻醉和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单纯置入支架、弹簧圈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结果①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所有动脉瘤均获成功,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5例,采用单纯支架置入术治疗3例,支......

    作者:张磊;杨鹏飞;黄清海;赵文元;洪波;许奕;刘建民 刊期: 2011- 08

  •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梗死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A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其危险因素、病因、梗死灶的分布和临床表现进行总结.比较其中栓塞组(心源性或颈动脉源性栓塞)和ACA粥样硬化组患者梗死灶的分布和临床表现.结果共纳入44例患者进行研究,占同期住院急性缺血性卒中的4.9%.前3位危险因素为高血压(81.8%)、高脂血症(38.6%)和......

    作者:陈红兵;王莹;杨智云;洪华 刊期: 2011- 08

  • 烟雾病患者自发性颈外动脉颅内代偿的影响因素及与血管融通术后血管重建的关系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自发性颈外动脉向颅内代偿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后血管重建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行EDAS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自发性颈外动脉向颅内代偿途径;评估性别、年龄、发病类型,术前是否存在脑梗死、脑糖代谢异常及铃木分期对颈外动脉向颅内代偿的影响.术后采用DSA评估血管重建的效果,参照松岛分级方法,分析有无自发性颈外动脉向颅内代偿,对EDAS术后......

    作者:杨琳;张正善;柳伟伟;暴向阳;宗睿;孙洋;段炼 刊期: 2011- 08

  • 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异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卒中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独立性和生存质量的性别差异.方法前瞻性地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顺序进人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初次卒中患者200例,其中男115例,女85例.以改良Barthel指数(mBI)≥95分为ADL独立,评估卒中后3个月患者的性别、年龄、卒中亚型(缺血性、出血性)、既往病史、随访类型(患者回答、代理人回答)、卒中和出院时mBI评分对ADL独立性......

    作者:丛林;姜海涛;闵连秋 刊期: 2011- 08

  • 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资料,其中11例患者行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应用三维血管内镜随访其支架置入后血管腔内情况.三维旋转数字图像由脑血管造影机球管和影像增强器的同步2次240°旋转获得,应用VolumeViewer软件对原始三维图像进行重建,固定密度值并选取感兴趣区,用Navigator软件进行三......

    作者:段鸿洲;莫大鹏;张扬;伊志强;李良;张家涌;鲍圣德 刊期: 2011- 08

  •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进展

    颅内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发病率具有种族差异[1].有研究显示,与欧美人相比,在症状性脑血管狭窄患者中,亚洲人颅内段狭窄的比率更高(35%:13%)[2].我国每年新发生卒中的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为缺血性卒中.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30%~70%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3].......

    作者:许斌;徐善才;吴培;刘珍;史怀璋 刊期: 2011- 08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床突旁巨大动脉瘤的治疗进展

    颅内巨大动脉瘤(直径>2.5cm)因其瘤体较大、宽瘤颈及常合并钙化、血栓等,手术死亡率及致残率在20%左右[1],其治疗仍是神经外科及介入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作者:马永迁;于金录;罗祺 刊期: 2011- 08

  •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脑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病理性一氧化氮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于脑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病理性一氧化氮(NO)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基因敲除的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RI)和野生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分别给予5ng/mlTNF-α刺激24h后,应用PCR技术、Westernblot方法、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两种细胞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所分泌的......

    作者:张洁;邢岩 刊期: 2011- 08

  • 颅内外中低流量血管旁路移植后孤立切除外伤性假性动脉瘤一例

    患者男,19岁.2010年4月9日因头痛、右侧上眼睑下垂,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因车祸致头部外伤,伤时出现昏迷.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基底核区及右侧顶、枕叶内血肿.经治疗后清醒,诉头痛,右眼疼痛,左侧肢体乏力.经MRI检查,显示为右侧颈内动脉瘤,右侧基底核区、右侧顶枕叶软化灶(图1a).遂转入我院继续治疗.......

    作者:徐定凯;马妍;李萌 刊期: 2011- 08

  •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四例

    全脑血管造影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经过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已日益普及.但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皮质盲就是较罕见的并发症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在2009年9月--2010年12月共行全脑血管造影4000例,其中出现皮质盲4例,发生率为0.1%.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项广宇;程琼;王亚冰;缪中荣;焦力群 刊期: 201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