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特点及可能的病因.方法回顾性纳入217例发病≤2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青年组(18~45岁,106例)及中年组(46~55岁,111例).比较青年组与中年组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并对伴有脑动脉狭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1)青年组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69.8%(74/106),中年组为78.4%(87/111),差异无统计学意......
作者:宋晓微;薛素芳;李潇颖;刘晨昱;武剑 刊期: 2014- 03
-
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的支架置入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支架置入治疗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CAS后再狭窄的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48~78岁,平均(61.5±8.6)岁.其中CAS后再狭窄9例,CEA后再狭窄10例,均经DSA确诊,并行CAS治疗再狭窄,术前及术后第2天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术后1、3、6、12个月门......
作者:李冠增;焦力群;凌锋;尹国阳;李慎茂;缪中荣;朱凤水;吉训明;谌燕飞;王亚冰;马妍 刊期: 2014- 03
-
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发生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后发生重度低血流动力学(HD)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接受CAS手术的患者,其中男70例,女15例.按照是否发生重度HD(血压≤90/60mmHg或心率≤50次/min)状态分为重度HD组18例和非重度HD组67例,观察相关因素对重度HD的影响,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度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
作者:李鸣;焦力群;凌锋;华扬;叶明;谌燕飞;王亚冰;马妍 刊期: 2014- 03
-
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支架置入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实施CAS治疗的患者1700例,按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1224例和非他汀组476例.降脂目标为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至<2.1mmol/L或降低基础水平的4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d内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总发生率,分析他汀类药物与不......
作者:郑吉祥;焦力群;凌锋;尹国阳;李慎茂;缪中荣;朱凤水;吉训明;谌燕飞;马妍;王亚冰 刊期: 2014- 03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中乌拉地尔降低血压对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中,静脉给予乌拉地尔降低血压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CEA中颈内动脉开放后,给予乌拉地尔降低血压控制脑血流的患者15例.记录颈内动脉夹闭后(T0)、开放即刻(T1)、开放后5min(T2)、10min(T3)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超声检测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流速(MV)、平均流速比值.结......
作者:王前;李燕虹;王天龙;杨洁;焦力群 刊期: 2014- 03
-
自发性颈动脉夹层的药物及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颈动脉夹层(CAD)的药物及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汇总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建省立医院、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诊治的C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2例.其中29例采用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治疗5~7d,后改为口服华法林,出院后继续服用3个月).3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例给予阿司匹林,100mg/......
作者:孙钦建;刘昌云;蔡艺灵;焦力群;屈传强;郑兴月;陈枝挺;崔永强 刊期: 2014- 03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二十年来,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卒中仍然是致残的主要因素.尽管卒中急性期的溶栓治疗能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但是由于卒中发生后,溶栓时间窗的限制,仅使一小部分患者能够获益[1].卒中发生后主要是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这些损害在卒中发生的急性期明显,随后的4~6周部分功能有所改善,但是患者依然残留一些功能缺损,从而导致了慢性残疾[2].......
作者:李芸;王昭君;谢怡;叶瑞东;徐格林;樊新颖 刊期: 2014- 03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进展
我国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的患者约占整个卒中的21%~48%,其中基底节区的壳核出血常见,约占整个HICH的48%~67%[1].HICH的治疗根据血肿量多少、部位,可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因基底节区神经纤维束被推挤、破坏等,患者大多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其功能障碍大都有一定程......
作者:侯小林;顾应江 刊期: 2014- 03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新发梗死灶的研究进展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致残性卒中或死亡的主要原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医疗、社会和经济问题.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在上世纪中期首先应用于治疗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上世纪末,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由于其微创的优势也逐渐应用于治疗此病.但是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至今仍未得出结论.随着两者竞争愈演愈烈,两者的比较不仅仅集中于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等主要并发症,其术后新发病灶对患者的......
作者:宋刚;焦力群 刊期: 2014- 03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患者非流利型失语症视图命名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恢复期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卒中发病3~6个月的失语患者10例.选用病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治疗分为A期和B期,A期为常规语言治疗2周,在A期治疗的基础上,B期使用常规语言治疗联合低频rTMS,低频rTMS刺激右侧半球额下回后部2周.在A期治疗前后和B期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中......
作者:程亦男;汪洁;宋为群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疗效的评价
- 2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 3 脊髓血管网织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
- 4 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研究
- 5 血管内栓塞后未能治愈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处理
- 6 大脑前交通动脉成窗现象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7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局部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 8 放射治疗相关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 9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六例
- 10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
- 11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系统文献回顾
- 12 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相关因素的分析
- 13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治疗
- 14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脑血管病患病率及分类调查
- 15 妊娠及产褥期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
- 16 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的疗效分析
- 17 α-半乳糖苷酶A缺乏病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 18 血脂指标的比值在预测心脑疾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中的作用
- 19 复方中风醒脑口服液干预急性脑出血治疗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 20 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