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单一治疗方法未完全治愈颅内动脉瘤的再处理
目的探讨单一治疗方法(开颅夹闭或血管内栓塞)不能完全治愈颅内动脉瘤的再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13例患者中,4例初次治疗选用开颅夹闭,9例初次治疗选用血管内栓塞.共患有动脉瘤18个,其中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3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8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4个,胼周动脉瘤2个,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1个.13例中......
作者:陈怀瑞;白如林;黄承光;胡国汉;骆纯;陈菊祥;卢亦成 刊期: 2008- 11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依据CTA检查结果,对56例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CTA扫描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三维重建(3-SSD)、容积显示重建(VR)、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对照手术结果,评估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手术的指导价值.结果CTA共发现56例58个动脉瘤,手术共夹闭56......
作者:王洪生;赵佩林;王丽丽;刘洪泉;殷尚炯;吕国士 刊期: 2008- 11
-
急性脑出血患者甘露醇输注前后脑血流的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首次静脉输注20%甘露醇125ml,15min输注完毕;间隔4~6h静脉再次输注20%甘露醇250ml,30min输注完毕,于输注前及输注后30、60、90、120、180、240min行TCD监测.监测指标包括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血流速度变化百分率和搏动指数变化百分......
作者:叶红;宿英英 刊期: 2008- 11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检查简易量表的设计
目的设计一项神经内外科临床工作人员便于应用的检查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认知功能检查的简易量表.方法选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损害有较好敏感性和操作性的检查项目,组成5个项目的检查量表.5个检查项目分别为定向力、计算力、词语流畅性试验、画钟测验及图形记忆.每项各为5分,总分计为25分.根据量表分别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者60例.评价量表的信度、重测效度,并记录检测......
作者:成惠林;史继新;周梦良;陈罡;丁鸭锁 刊期: 2008- 11
-
急性卒中患者并发心脏异常的监测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患者并发心脏的异常改变.方法发病≤7d的卒中患者127例,分为重症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77例;非重症组:GCS>12分,50例.连续对患者行心电实时监测及连续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率变异性(HRV)、急性心脏不良事件监测,共14d.结果127例患者中,125例(98.4%)监测结果异常.①心电实时监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2.4%(92/127).其中重症组为......
作者:穆静;宿英英 刊期: 2008- 11
-
阿司匹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调节蛋白1和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2h)模型.阿司匹林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及每日清晨腹腔注射阿司匹林(80mg/kg,溶解于1......
作者:何凡;曲方;陈团芝;宋福林;杨明 刊期: 2008- 11
-
颅内动静脉畸形迟发性囊肿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放疗后靶区附近迟发性囊肿形成是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少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因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而缺乏长期随访,使得临床上此类并发症相对少见.国外有少数颅内AVM患者经X刀放射治疗后迟发性囊肿形成的报道[1-2].我们从收治的120例颅内AVM患者的临床资料中,选取3例典型颅内AVM并发迟发性囊肿(其中X刀治疗后2例)进行回顾,并结合相关文献予......
作者:郭志旺;漆松涛;王克万;张国忠;杨开军;冯文峰;王浩;刘晓军 刊期: 2008- 11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大约占缺血性卒中病因的8%~10%或更多[1-2].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年卒中风险约为3.6%~13%[3-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证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关血管供血区第1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至少为11%[6].除遗传因素(如人种、家族史等)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等.......
作者:贺雄军;缪中荣 刊期: 2008- 11
-
颈动脉狭窄的筛查:美国卫生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
说明本建议是对199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USPSTF)提出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carotidarterystenosis,CAS)人群筛查建议的更新.方法:USPSTF回顾分析了CAS自然史的证据、筛查准确性的系统评价、无症状CAS筛查和由于治疗导致危害的观察性研究,以及CAS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益处的随机对照试验.建议:不建议......
作者:美国卫生预防服务工作组 刊期: 2008- 11
-
汶川地震灾后颅脑损伤的急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受卫生部委托迅速组建了以神经外科为主的抗震救灾医疗队,于5月13日晚抵达绵阳市,与绵阳市的医护人员一起开展伤员救治工作.抗震救灾医疗队根据地震灾后的伤情--多发颅脑损伤的特点,对伤员进行分类处理及救治工作等.......
作者:陈立华;张鸿祺;焦力群;马挺;钱瑜;楼艳;王冉 刊期: 2008- 11
动态资讯
- 1 青年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式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 2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在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 3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联合Fugl-Meyer量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评估的作用
- 4 大连市气象因素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 5 更正
- 6 运动想象对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 7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中乌拉地尔降低血压对脑血流的影响
- 8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与诊断
- 9 罗格列酮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
- 10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 11 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方法与疗效分析
- 12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 13 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
- 14 心脏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15 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 16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 mRNA的表达
- 17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疗现状
- 18 缺血耐受的神经保护作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思考
- 19 动脉粥样硬化兔锁骨下动脉盗血模型的建立
- 20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2卷(1~12期)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