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底动脉不同部位慢性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底动脉不同部位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2例经DSA证实的慢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的患者,评估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近期临床并发症及中、远期疗效,比较基底动脉中1/3段和下1/3段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球囊扩张支架和Wingspan支架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支架置入的技术成功率为96.7%(89/92......
作者:宋瑞琦;宋慎茂;朱凤水;缪中荣;焦力群;凌锋 刊期: 2011- 09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预后观察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技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8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77例行瘤颈夹闭术、2例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血管旁路移植合并动脉瘤切除术.术后均常规进行叫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监测手术结果.从Hunt-Hess分级、不同部位动脉瘤及不同手术时机三个方面观察预后,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结果全组80例中,出院时GOS评分良好67例......
作者:孙鸿;毛伯镛;游潮;贺民;李浩;刘翼 刊期: 2011- 09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2型塘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内皮细胞猫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按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38例)、颈动脉增厚组(40例)和颈动脉斑块组(46例).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
作者:黄小波;陈文强;李宗信;王宁群 刊期: 2011- 09
-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血肿体积为2.0~33.4ml)经内科保守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血肿吸收速度的因素.血肿体积采用多田氏法计算,血肿吸收速度(ml/d)=(首次检查CT血肿体积-首次复查CT后血肿体积)/间隔时间.结果①血肿吸收速度为0.13~1.90ml/d,平均(0.58±0.31)ml/d.②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部位......
作者:罗国刚;陈亚芬;刘娅;杨健 刊期: 2011- 09
-
亚低温对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病患者脑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亚低温辅助治疗对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颅内高压合并脑病患者的脑保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高压合并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结合机械碎栓治疗,同时采用脱水、降颅压等多种药物治疗.对发生脑庙后的6例患者,行开颅清除血肿和(或)单纯去骨瓣减压术.对7例患者(亚低温组)采用亚低温辅助治疗的方法,控制目标肛温在35℃,平均持续(4±2)d;对另外7例......
作者:徐跃峤;许平;陈文劲;程玮涛;王宁 刊期: 2011- 09
-
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二级预防依从性对其的作用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危险因素进行二级预防,探讨依从性对复发率的作用.方法对1年内发病的269例脑梗死患者完成随访,收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吸烟史等)、目前预防性治疗(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限盐等)等方面的数据,根据1年内有无复发,将......
作者:秦占忠;董俊英;李国忠;陈洪苹;赵秀丽;钟镝 刊期: 2011- 09
-
N-乙酰天冬氨酸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及早治疗而降低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研究生物体受到外部刺激所产生的所有代谢产物变化的科学.......
作者:蔺俊斌;廖维靖 刊期: 2011- 09
-
脑缺血与白质损伤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占45.5%~75.9%.因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已成为医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改善脑血流,抢救缺血半暗带和神经功能保护方面.......
作者:张营;吉训明;罗玉敏 刊期: 2011- 09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术前栓塞的利与弊
颅内动静脉畸形(aneriovenousmalfornation,AVM)的治疗,强调综合措施及个体化原则.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放射外科治疗以及上述两种或三种方式的联合治疗.能够快速、彻底地消除病灶的方式,首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但有部分病例因病灶体积较大、位置在功能区或结构复杂等因素,常需联合采取其他治疗方式.......
作者:陈光忠;李铁林 刊期: 2011- 09
-
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大脑后动脉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目的初步探讨对无法通过单纯栓塞治疗的大脑后动脉(PCA)复杂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PCA复杂动脉瘤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共4个PCA动脉瘤.3个位于P1~P2段,1个位于P2段;其中1个夹层动脉瘤,3个宽颈动脉瘤;2个破裂动脉瘤,2个未破裂动脉瘤.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共用支架4枚.2个动脉......
作者:赵瑞;李吻;洪波;许奕;赵文元;黄清海;杨志刚;李强;杨鹏飞;刘建民 刊期: 2011- 09
动态资讯
- 1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2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3 Alpha-黑素细胞刺激素及其新型类似物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的抑制作用
- 4 手术切除颈内动脉颅外段巨大动脉瘤一例
- 5 颈动脉夹层导致卒中系统回顾研究结果
- 6 半卵圆中心小梗死临床及影像学的对比性研究
- 7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侧支循环的分析
- 8 不同性别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
- 9 三种评分方法在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筛查中的应用
- 10 新血管形成与脑梗死
- 11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囊状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 12 抗凝或联合动静脉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疗效
- 13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临床效果及随访
- 14 健康体检人群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关系
- 15 立体定向融合影像技术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的定位作用
-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
- 17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 18 磁敏感加权成像深髓静脉征的研究进展
- 19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血管生长素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共表达
- 20 慢性脑缺血对大鼠神经行为学和脑白质病理学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