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的再评价

    目的对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进行再评价.方法对30例经正规内科治疗后仍有颈内动脉系统缺血症状的患者,进行了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并对术后患者的脑血流改善情况及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前患者均为一过性缺血发作神经性缺损(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障碍(RIND)和不典型脑缺血症状,术前CT,MRI检查无大面积脑梗死,SPECT·rCBF均有脑血流减低区.术后血管造影显示吻合......

    作者:李萌;凌锋;张鸿祺;缪中荣;支兴龙;陈革;单永治;莫大鹏 刊期: 2004- 01

  • 逆向抽空减压法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3例

    目的探讨和评价逆向抽空减压法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逆向抽空减压法对3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对3例巨大动脉瘤均采用标准的翼点入路联合颈部颈动脉抽吸顺利夹闭.其中1例患者术后拒绝DSA复查,术后9个月随访患者偶有头晕,左眼视力略有好转,GOS(glasgowoutcomescale)预后分级为Ⅴ级;1例患者术后有左侧肢体不完......

    作者:刘相轸;李敬文;陈会荣;林成海 刊期: 2004- 01

  • 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对28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采集速度4~8帧/s,依据Cognard分型分别采用压迫颈动脉(2例)、动脉入路栓塞(8例)、栓塞+手术(10例)及手术(8例)的治疗方法.结果有10例治愈,12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症状缓解,1例无改善,1例加重.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比较困难,术前仔细研究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正确采取不同的方法常能......

    作者:高国栋;秦怀洲;赵振伟;赵继培;曲友直 刊期: 2004- 01

  • 大鼠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迁移.方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将其分成梗死后1、3、7、14、28d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大鼠脑内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室下区及海马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在脑梗死后1d开始增加(P......

    作者:张波;王任直;廉志刚;姚勇;李桂林;窦万臣;田士强;夏学威 刊期: 2004- 01

  • 应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建立及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痴呆研究的逐渐深入,一个新的概念-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被提出.VCI是继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之后的一个全新概念,如果能对VCI展开深入的研究,有望能够更新对血管因素或血管病引起认知障碍或痴呆的理解,促进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贾建平 刊期: 2004- 01

  • 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前后的超声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影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结合,评价随访颈动脉支架术疗效.方法对5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前后血管内径、狭窄率及颅内外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术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径为(1.644±0.817)mm,术后支架内径为(4.150±0.642)mm(P=0.000).支架术前后血管造影和CDFI狭窄率分别为(84.24±12.17)%、(85.......

    作者:华扬;凌晨;段春;李慎茂;缪中荣 刊期: 2004- 01

  • 第七届国际介入神经放射学大会纪要

    第七届国际介入神经放射学大会于2003年11月2~5日在巴西著名的旅游城市累西腓召开.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总结近两年来国际介入神经放射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多方面,其中包括血管病变机制的研究;头颈部血管畸形的血管内治疗;卒中的介入治疗;脊髓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头颈部血管创伤;硬脑膜动静脉瘘以及新材料的研究等.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400多人,......

    作者:缪中荣 刊期: 2004- 01

  •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应用

    迄今为止,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方法虽然繁多,但效果却不理想,而且卒中急性期后遗留偏瘫、功能障碍等严重残疾的情况非常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因此,如何提高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效果,这对神经科一直是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超早期溶栓可使许多患者得到满意疗效.然而,这种溶栓治疗必须在发病后3~6h内,在其严格限定的时间窗内进行治疗,这使得在临床实际救治中只适......

    作者:宋红松;樊东升 刊期: 2004- 01

  • Objective:Toevaluatetheimportanceof3D-CTAwithvolumerenderingforthediagnosisofmultipleintracranialaneurysms.Methods:AxialsourceimageswereobtainedbyhelicalCTscanningandreconstructionof3D-CTAimageswasdon......

    作者: 刊期: 2004- 01

  • 努力提高我国脑血管病防治水平

    新世纪伊始,人类科学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瞻望21世纪的科学及医学发展特点和趋势:其一,学科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其二,生命科学将成为当代科学中的带头学科,分子生物学将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将带动医学科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将加速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医学科学和人类征服疾病的有效手段发生根本性变化.......

    作者:刘承基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