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12期文章
  • 踝足矫形器在卒中偏瘫异常步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FO)在卒中偏瘫异常步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卒中偏瘫患者60例,并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AFO组与非AFO组,每组各30例。非AFO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AFO组患者应用AFO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平衡能力,10m大步行速度(MWS)评价患者的步行速度及生理消耗指数(P......

    作者:张达彬;刘国光;梁志安 刊期: 2015- 12

  • 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32例,使用Apollo或Winspan支架系统进行血管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种支架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的改善情况、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结果32例均获得技术成功,患者脑缺血症状明显缓解。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长度为4~13mm,......

    作者:莫大鹏;叶强;王博;马宁;高峰;孙萱;宋立刚;缪中荣 刊期: 2015- 12

  • 抗心磷脂抗体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10及白细胞介素17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免疫球蛋白G(ACA-IgG)、白细胞介素10(IL-10)及IL-17水平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因缺血性卒中住院且行DSA的患者176例,其中7例心源性栓塞、5例烟雾病、8例动脉炎、2例动脉夹层、9例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急慢性炎性反应及21例合并颅外动脉狭窄患者被排除,终......

    作者:庄献博;宋亚敏;王未飞;孙秀娟;姜桂生;杨霞峰;陈团芝 刊期: 2015- 12

  • 破裂微小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形状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破裂微小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形状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42例微小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大径<3mm,11例为破裂组,31例为非破裂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动脉瘤三维DSA形状进行评价,并根据计算机模拟模型计算流体力学参数。对比破裂组和未破裂组患者的动脉瘤形状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未破裂组比破裂组多发动脉瘤更常见[58.1%(18/31)比9.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莹;荆林凯;张倩倩;刘健;张义森;穆士卿;杨新健 刊期: 2015- 12

  • 无症状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障碍与脑血流灌注的改变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评价脑血流灌注与无症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104例无症状单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单侧狭窄率≥70%和对侧狭窄率<30%)患者,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后分为两组:无认知障碍组(MoCA≥26分)24例,认知障碍组(MoCA<26分)80例。对所有患者行DSA和(或)CT血管成像检查,确认单侧重度狭窄,并行头颈部CTP检......

    作者:杜娟;蔡艺灵;吴铮;崔永强;王贵平;焦力群 刊期: 2015- 12

  • 医院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后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3例,剔除病历资料不全者31例,终纳入72例作为对照组,并接受串联诊治模式。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0例,剔除13例......

    作者:邢鹏飞;张永巍;陈蕾;朱宣;张萍;吴雄枫;邓本强;刘建民 刊期: 2015- 12

  • 类冬眠状态对缺血性卒中的保护作用

    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残和致死性疾病之一。目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公认的治疗策略是静脉滴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但由于溶栓治疗时间窗较短(3~45h以内)及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较高,能够真正从溶栓中获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比例很低[1]。许多哺乳动物在严酷的季节及食物短缺时,可自然地进入冬眠状态。在冬眠状态下,动物除体温及代谢显著降低外,还可抵御大幅度的脑血流......

    作者:安红;丁玉川;吉训明 刊期: 2015- 12

  •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治疗技术在卒中后运动和认知及言语康复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卒中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卒中后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功能障碍,如运动、认知、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等。人类大脑在卒中损伤后有显著的恢复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其他部位代替受损伤的脑组织行使其原有功能,而这种重组和可塑能力与康复治疗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来改善卒中后认知、运动等各类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镜像神经元(mirrorneurons,M......

    作者:谢瑛;吴春薇;丁玎;吴辉 刊期: 2015- 12

  • 卒中后药物低温治疗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卒中是导致神经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低温治疗可减少卒中后脑损伤,提高神经功能评分[1]。药物低温治疗具有降温迅速、低温时间可控、寒战发生率低、神经保护作用等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2]。但由于单纯药物降温的弊端,目前仍无法将药物低温治疗完全应用于临床,但物理联合药物降温治疗对于缺血性卒中可能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旨在对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1激活剂、神经加压素、阿片类受体激活剂、大麻类......

    作者:张隽;段云霞;丁玉川;吉训明 刊期: 2015- 12

  • 蛛网膜下腔出血对M4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M4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M4)活性的作用。方法取实验清洁级SD大鼠17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SAH组(10只)和假手术组(7只)。SAH建模后第5天获取脑动脉并用酶促消化法分离脑动脉平滑肌细胞,运用蛋白印迹法检测TRPM4表达及转位率,运用膜片钳技术研究脑动脉平滑肌细胞TRPM4单通道大电流强度。结果两组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均可见荧光染色......

    作者:王飞;王勇;秦琳;陈繤;孙涛;余化霖 刊期: 201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