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4期文章
  • 氧合血红蛋白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氧合血红蛋白(HbDeoxy)和正铁血红蛋白(HbMet)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及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并观察SAH后脑动脉血流速度与氧合血红蛋白是否相关.方法选择发病后24h内入院的SAH患者共27例.分别于患者发病的第1、3、5、7、10、14天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HbO2、HbDeoxy及......

    作者:董凤菊;杨玉山 刊期: 2004- 04

  • 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测定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维生素B12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8例脑梗死患者及39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索B12水平分别是(4.4±1.8)ng/L及(569±386)pg/L;对照组分别是(7.8±5.2)ng/L及(785±427)pg/L,两组比较均P<0.05.结论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可能分别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柯将琼;王小同;李勇 刊期: 2004- 04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患者的临床特点、放射学特点、诊断标准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76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97例患者的DSA检查为阴性,患者在SAH后3d内作头颅CT平扫,根据CT平扫检出了17例患者出血仅限于中脑周围脑池.结果17例患者SAH发作时均无意识丧失,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所有患者的Hu......

    作者:王宏勤;毛伯镛;武志峰;张跃康;张恒;游潮 刊期: 2004- 04

  • 大脑动脉环前部破裂动脉瘤的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对12例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破口、瘤壁修补、瘤内血栓形成、脑室内积血、脑组织梗死等进行详细的病理学研究.结果12例动脉瘤均位于大脑动脉环前部;16h以内死亡者目视能见到动脉瘤顶部破口;破裂次数越多,瘤体越大且不规则;破裂动脉瘤修复初期以纤维蛋白为主,间有少许淋巴细胞和红细胞,2~3周后则以胶原纤维为主,辅以新生的毛细血管;12例中5例伴脑室内积血,......

    作者:林世和;赵节绪;江新梅;宋晓南 刊期: 2004- 04

  • 白细胞介素-10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大鼠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组原则分成以下4组:IL-10干预组、等渗盐水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干预组在缺血3h经侧脑室注射1μg人工重组IL-10,对照组注射5μl等渗盐水.单纯缺血组和假手术组不作干预治疗.24h后观察血清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丙二醛、超......

    作者:刘楠;陈荣华;郑安;黄华品 刊期: 2004- 04

  • 硬脑膜动静脉瘘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观察吻合右侧颈动静脉并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部造成颅内静脉窦高压模型后,能否产生硬脑膜动静脉瘘.方法将51只体重为200~250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1)实验组:45只大鼠,接受吻合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并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1/3的手术.(2)对照组:6只大鼠,仅解剖颈部血管和硬脑膜窦而不吻合或闭塞.术后90d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有无动静脉瘘.结果实验组有28只大鼠出现面部动......

    作者:张鹏;李萌;宋庆斌;缪中荣;凌锋 刊期: 2004- 04

  • 蛋白激酶C抑制剂在防治家兔脑血管痉挛中对核因子-кB的影响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核因子-кB在实验性家兔脑血管痉挛中表达变化的影响机制及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中国白兔60只,体重1.5~2kg,其中45只经枕大池2次(间隔72h)注入自体动脉血(1ml/kg)制成脑血管痉挛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1)单纯2次注血组(15只);(2)给药组(15只),动物每次经枕大池注血前注射蛋白激酶抑制剂等渗盐水稀释液0.1ml,剂量为100μg/kg;(3)......

    作者:刘力强;张庆俊 刊期: 2004- 04

  • 定向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1998年6月~2003年12月,我们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对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立体定向行血肿单、双部位置管抽吸引流的疗效进行对照性研究.......

    作者:赵英志;张兴春;李凤强;于守波;郑大勇 刊期: 2004- 04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定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的定义已经提出来40多年了,对鉴别脑组织缺血坏死或只是缺血无坏死的临床类型有很大帮助,至今还一直沿用.但是近十年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出现,对传统的TIA定义提出了挑战.各国专家对于是否要更改TIA定义已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大势所趋,已经有新定义的倾向.作者将回顾这方面的新进展,期望......

    作者:黄一宁 刊期: 2004- 04

  • 中国脑血管病论坛会议日程

    ......

    作者: 刊期: 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