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年第11期文章
  • 床突旁动脉瘤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床突旁动脉瘤手术治疗以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床突旁动脉瘤患者72例,均经头颈部CT血管成像以及DSA检查证实,其中男27例,女45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将72例患者分为血管内栓塞组(38例,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以及显微外科手术组(34例,包括动脉瘤夹闭术或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动脉瘤孤立......

    作者:孙青;尤万春;孙晓欧;邵忠;朱昀;陈罡;王中 刊期: 2018- 11

  • 前循环慢性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前循环慢性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的住院患者181例,均经DSA明确诊断.根据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会(ASITN/SIR)侧支循环分级系统,将181例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0~2级)组68例和侧支循环良好(3~4级)组113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包括血常......

    作者:皮成慧;王君;张荣举;邸海;于生元;杜志华;刘新峰 刊期: 2018- 11

  • 脑血管畸形患儿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患儿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7年9月至2016年12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儿25例,经过CT血管成像(CTA)或DSA确诊,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3~15岁,中位年龄8(5,10)岁;未出血者2例,脑出血23例,出血部位包括额叶8例、颞叶5例、枕叶4例、额颞顶叶3例、基底节区丘脑2例、脑室内1例.采用血肿清除并血管畸形切除、血管内栓塞、立......

    作者:周奋;何安邦;刘珍;刘成业;李钢 刊期: 2018- 11

  • 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连接蛋白43表达及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是以脑循环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占卒中的70%~80%.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多的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构成了星形胶质细胞间的半通道及缝隙连接[1-3].脑缺血后,Cx43的表达及功能都会发生变化,有研究表明,使用缝隙连接阻断剂可减轻脑缺血引起的脑损伤[4],另有研究表明,Cx43可维持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稳态,促进神经元功能恢复[1......

    作者:张建;陈丽芬;邹海艳;王蕾;张秋霞;詹宇;王伟;王勇;赵晖 刊期: 2018- 11

  •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治疗日益重视,动静脉溶栓及血管介入治疗已逐渐成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方法.然而,静脉溶栓后再通血管中约14%早期会发生再闭塞而致预后不良[1],动脉溶栓早期再闭塞率高达17%~22%(平均19%)[2-4],而动脉取栓早期血管再闭塞率约为13%[5].因此,如何预防溶栓后或血管内介入术中、术后血管再闭塞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以替罗非班为代表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具有较短血......

    作者:黄石;周峰;张颖冬 刊期: 2018- 11

  • 高表达miR-132-3 p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缺氧/复氧受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高表达miR-132-3p间充质干细胞(MSCs)释放的外泌体(EXs)对缺氧/复氧(H/R)受损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从C57BL/6小鼠骨髓中提取的MSCs,采用装载miR-132-3p载体的慢病毒感染MSCs获得MSCmiR-132-3p,同时采用装载有scramble序列的对照慢病毒感染MSCs获得MSCNC.分离提取MSCNC及MSCmiR-132-3p释放的EXs,分......

    作者:杜东辉;王艳;许小冰;郑杰怡;张惠婷;邝晓丽;马晓瑭;赵斌;陈颜芳;潘群文 刊期: 2018- 11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的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SAH+安慰剂组(36只)、SAH+JNJ16259685组(36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术后2、24、48h,SAH+安慰剂组腹腔注射含5%二甲基亚砜(DMSO)的无菌水,SAH+JN......

    作者:张程;谢荣霞;孙保亮;张宗勇 刊期: 2018- 11

  • 球囊辅助WEB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62岁,因头部外伤后1个月于2017年11月10日于外院行MRI检查,提示颅内动脉瘤可能(图1a),进一步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后明确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存在(图1b).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病情稳定.于2018年1月30日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动脉瘤介入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正常.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入院后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

    作者:曹兵;张鸿祺;何川;叶明;孙力泳 刊期: 2018- 11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内动脉扭曲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内动脉扭曲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连续收入的18例颈内动脉扭曲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经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CTA)、DSA评估病变血管,经CT灌注(CTP)成像评价大脑半球的血流灌注情况.MetzⅡ级6例和Ⅲ级4例行外翻式CEA+切除多余......

    作者:黄亚波;周鹏;韩庆东;惠品晶;张世明;王中 刊期: 2018- 11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概要

    1中国卒中概况卒中(脑血管病)是我国成年人群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心脑血管疾病造成全球1760余万人死亡,是全球首位死亡病因,其中脑血管病造成550余万人死亡.......

    作者:王陇德;刘建民;杨弋;彭斌;王伊龙 刊期: 2018-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