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颅多普勒-二氧化碳试验评价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ACZ)负荷试验、过度换气及屏气试验[经颅多普勒-二氧化碳(TCD-CO2)试验]对脑动脉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3例为观察对象,应用3种TCD-CO2试验方法,测定经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利尿药降压治疗前、后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①3种试验方法测定的MCA平均峰值流速(Vm)变化值、变化率及搏动指数(PI)变化率在降压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江文宇;吕泽平;庞国防;胡才友;韦德湛;杨珈玲 刊期: 2007- 09
-
脑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水平与脑血管反应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变化对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脑梗死组为发病2周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93例),对照组为无脑梗死的体检者(103例).对两组分别使用Griess重氮化反应法和酶标法,进行静脉血NO产物浓度及NOS活性检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屏气试验获取屏气指数(BHI)以评价CVR.结果脑梗死组和对......
作者:马欣;贾建平;华扬;凌晨 刊期: 2007- 09
-
带子瘤颅内动脉瘤的二维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
目的探讨带子瘤的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结合DSA二维图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2例(动脉瘤A、B)带子瘤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行数值模拟,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流流速:动脉瘤载瘤动脉内平均流速为(0.135±0.060)m/s,动脉瘤内流速为(0.018±0.012)m/s(t=8.458,P=0.000);颅内动脉瘤母瘤及子瘤内均形成低速涡流,心动周......
作者:张莹;杨新健;李海云;丁光宏;张晓龙;姚伟;王盛章;李立 刊期: 2007- 09
-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在监测颅内压数学模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在建立无创颅内压监测数学模型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对10例颅脑外伤所致急性颅高压患者连续20min采集其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心率,同时在硬膜外置探头监测颅内压,共获2911组数据.通过Matlab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众参数和颅内压的贝叶斯正规化3层BPNN预......
作者:曾高;邓巍;何乾;焦风;任金马;栾文忠;梁冶矢 刊期: 2007- 09
-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脑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将大鼠分为亚低温组和正常温度组,每组48只.每组中12只用于脑梗死体积的测定;36只用于DNA单链损伤的测定.每组再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h再灌注0.5、2、8、24、72h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冰帽控制基底核区温度在32~34℃,同时使用电热毯维持肛温在3......
作者:李文斌;吉训明;罗玉敏;凌锋 刊期: 2007- 09
-
辛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6只,缺血组15只,辛伐他汀干预组15只.干预组大鼠在模型制备前用辛伐他汀20mg/kg连续灌胃3d,1次/d;假手术组及缺血组用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连续灌胃3d.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4h.采用硝酸盐比色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N......
作者:武祺;李欣 刊期: 2007- 09
-
置入Mercury颈动脉支架的小型猪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组织相容性等.方法选择6头雌性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体重为16.6~22.4kg,平均为19.5kg,3~4个月龄.先高脂饲料饲养16周,然后将7枚Mercury颈动脉支架置入6头巴马小型猪的颈动脉内,支架置入后改用普通饲料饲养.支架置入前后,分别进行DSA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置入后1周用颈动脉双功能超声判断血管支架内通畅情况,第13周时复查......
作者:刘加春;王大明;钱江南;李雅国;杨重庆;黄松波;姜学丽;翟乐乐;黄抒伟;姜寿峰 刊期: 2007- 09
-
用数学模型实现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现状与应用前景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hypertension,ICH)严重时将导致脑疝,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监测颅内压,并根据颅内压选择治疗措施,也是治疗合并颅内高压疾病(intracranialdiseasescombinedwithintracranialhypertension,IDICH)的前提.......
作者:曾高;焦风;李运海;栾文忠;梁冶矢 刊期: 2007- 09
-
脑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的研究进展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thrombosis,CVT)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病因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30%~50%.......
作者:王建祯;凌锋;吉训明 刊期: 2007- 09
-
重视颅内压的基础研究
颅内疾病无论是外伤、肿瘤、脑血管疾病、炎症,还是先天性疾病,均可引起颅内高压(intracranialhypertension,ICH).而病情程度及预后大多与ICH的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栾文忠 刊期: 2007- 09
动态资讯
- 1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梗死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 2 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Ⅰ(修订稿)
- 3 血管内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 4 3.0T三维时间飞跃法无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
- 5 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空间注意加工特点分析
- 6 术中脊髓血管造影辅助下精准治疗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二例并文献复习
- 7 关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一些问题
- 8 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技术的进展
- 9 术前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效果分析
- 10 蛋白激酶C抑制剂在防治家兔脑血管痉挛中对核因子-кB的影响
- 11 使用共轴双腔球囊微导管进行球囊辅助Onyx栓塞治疗动静脉畸形:初步经验
-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氧代谢的初步研究
- 13 3%过氧化氢溶液口腔内冲洗致脑栓塞一例
- 14 分级差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
- 15 脑血管重建术的重新评价与应用
- 16
- 17 大脑前交通动脉成窗现象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18 滤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 19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
- 20 亚低温对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病患者脑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