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入院治疗的40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随访。按治疗方式分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A组,34例)和载瘤动脉闭塞组(B组,6例),并根据术后1年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A组患者改善29例(85.3%),稳定......
作者:卞立松;李静伟;张鸿祺;李桂林;何川;李传捷;叶立双;柳江;王志潮 刊期: 2016- 05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卒中患者314例,所有患者均为藏族。根据是否患有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209例),观察组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为无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比较两组卒中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
作者:王君一;金正慧 刊期: 2016- 05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行双抗治疗减少卒中与增加出血
美国波士顿Massachusetts医院Jones等研究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术前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的效果。他们分析了2003年至2014年血管质量计划(vascularqualityinitiative)数据库里的患者资料,比较术前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患者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主要结局有出血再次手术和梗死性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或心肌梗死],次要结......
作者: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6- 05
-
2016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
作者: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前庭自旋转试验对眩晕病因的鉴别诊断
- 2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的关系
- 3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对脑梗死的影响
- 4 缺血性卒中炎性反应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5 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及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 6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诊断椎动脉夹层合并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一例
- 7 脊髓终丝血管畸形的手术和栓塞治疗初探
- 8 颅内远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 9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期脑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 10 前循环急性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 11 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二例
- 12 抗凝与血管内机械碎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 13 腔隙性脑梗死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影响
- 1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下半年重点刊登内容通知
- 15 不同类型支架治疗椎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分析
- 16 经鼻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大鼠脑梗死的研究
- 17
- 18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
- 19 超声检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评估中的价值
- 20 经DSA分析100O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华人患者的病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