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5期文章
  •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科住院及门诊进行康复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患者74例,均为发病1~12个月的初发卒中,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任务导向训练,2次/d,20min/次,5d/周,共12周。观察组另给予12周的下肢......

    作者:朱琳;宋为群;刘霖;张冉;张艳明 刊期: 2016- 05

  • 河北省任丘市老年居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新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并探讨其与新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课题组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前瞻性连续纳入任丘市60~70岁户籍居民4412名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根据是否新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将2013年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者分为病例组(251例),未出现新发缺血性脑血管病者为对照组......

    作者:杨红娜;颜应琳;于凯;王拥军;李芳;何艳 刊期: 2016- 05

  • 半卵圆中心小梗死临床及影像学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通过与基底节区小梗死比较,阐明半卵圆中心小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发病1周内入院的MR扩散加权成像轴面上显示半卵圆中心小梗死的患者46例,以157例基底节区小梗死作为对照,比较分析半卵圆中心小梗死与基底节区小梗死的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的差异。结果半卵圆中心小梗死的平均年龄为(69±12)岁,其中男27例。基底节区小梗......

    作者:张碧莹;王健;王玉洁 刊期: 2016- 05

  •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效果,探讨CPAP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合并OSAS患者68例,根据是否接受CPAP治疗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CPAP,均治疗......

    作者:王龙;赵学敏;袁肖征;余勇;吕克南;王复郁 刊期: 2016- 05

  •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表达及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梗死组(<4分,21例)、中型梗死组(4~15分,49例)、重型梗死组(>15分,30例);同期体检无脑血管疾病者100例作为对照组......

    作者:张雷;李亚军;孔祥丽;石少亭;张蓓 刊期: 2016- 05

  • 血管内超声在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基于导管的超声装置,该技术借助介入放射学方法将超声导管直接置入血管中,可显示血管内影像,检测血管壁性质等,已在心脏与外周血管疾病领域显示出其优势[1-2],但在脑血管疾病的诊疗领域尚属探索阶段。DSA被认为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传统的依靠动脉直径狭窄率来评价颅内外血管病变的技术方法存在着局限性,如DSA技术对颈动脉粥......

    作者:闫峰;李思颉;华扬;孟然;吉训明 刊期: 2016- 05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约有60%~75%的患者血压增高(>140/90mmHg)[1]。即使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卒中急性期血压也可能增高[2]。长期以来,不主张在卒中急性期积极降压,机制在于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是机体维持脑灌注压的代偿反应,此时降低血压有可能导致脑灌注压不足,扩大缺血半暗带,加重神经功能缺损[1]。但另一方面,大量研究数据显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与短期死亡和长期残疾等不良预后明......

    作者:鲁明;董荃;樊东升 刊期: 2016- 05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经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效果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H组、低剂量BQ-123组(50μg/kg)和高剂量BQ-123组(75μg/kg),每组30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大鼠模型,每组造模后进一步分为6、24、72、144h4个时间点亚组。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海马区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和逆转......

    作者:赵雅宁;赵旭;李建民;薛承景 刊期: 2016- 05

  • 疑似颅内血肿的外伤性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一例

    患者女,39岁,因“车祸后意识不清伴呕吐1h余”于2015年4月10日急诊入黔南州人民医院。......

    作者:王维军 刊期: 2016- 05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在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203例患者(其中破裂动脉瘤45例,未破裂动脉瘤158例)中发生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11例患者(13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1例患者接受13枚支架置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4%(11/203)......

    作者:侯青;徐跃峤;程玮涛;王宁;张鸿祺;李桂林;何川;叶明 刊期: 201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