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10期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选择素的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李浩;毕桂南;罗传铭;曹立梅

关键词:脑缺血, 再灌注, P选择素, 髓过氧化物酶
摘要: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缺血区域的炎症反应.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70只)和假手术组(15只).前者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90 min再灌注,将大鼠随机分为7个时间点,分别是再灌注后3、6、12、24、48、72和96 h,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和生化法,观察额顶部皮质和基底核区P-选择素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结果①再灌注后缺血侧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出现P-选择素表达,主要分布于额顶部皮质和基底核区:3 h额顶部皮质为(13±4)支,基底核区为(11±3)支;12 h额顶部皮质为(60±6)支,基底核区为(57±5)支;72 h额顶部皮质为(19±4)支,基底核区为(16±4)支.②再灌注后12、24、48、72和96 h各时间点MPO活性:额顶部皮质分别是(0.206±0.029)U/g、(0.421±0.030)U/g、(0.369±0.022)U/g、(0.341±0.023)U/g和(0.328±0.028)U/g;基底核区分别是(0.183±0.013)U/g(0.292±0.017)U/g(0.340±0.012)U/g(0.226±0.018)U/g、(0.158±0.022)U/g.假手术组MPO活性:额顶部皮质为(0.033±0.005)U/g、基底核区为(0.031±0.004)U/g,比再灌注组低(P<0.05).基底核区的MPO活性在再灌注48 h达到高峰后下降.额顶部皮质MPO活性在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后至96 h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存在主动炎症反应:出现P-选择素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额顶部皮质比基底核区的炎症反应更强烈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