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聚乙烯醇颗粒栓塞脊髓动静脉畸形术中破裂一例
许乐宜;李静伟;任健;何川;张鸿祺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 脊髓, 聚乙烯醇颗粒, 破裂
摘要:患者 男,42岁,因“突发左肩疼痛,左上肢无力伴麻木1个月余”于2015年11月10日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患者入院前1个月突发左侧肩部剧烈疼痛并向左上肢放射,随即出现左上肢无力伴麻木。入院时体格检查示:左上肢C6~ C7节段,右侧T3~ T11感觉减退,右上肢肌力Ⅴ级,左上肢肌力Ⅴ-级、肌张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Ⅴ级,病理征未引出。入院颈段MRI检查提示,C3~ C7水平椎管内脊髓腹侧血管明显迂曲扩张呈流空影,伴髓内不均匀信号影,其上下方向均可见髓周迂曲流空影及脊髓水肿信号(图1)。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脊髓血管病变伴出血,入院后予以脊髓DSA 检查及治疗。患者取平卧位,用碘伏常规消毒双侧腹股沟区,给予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并置入6 F 动脉鞘,利用5 F 单弯造影导管行常规造影,提示颈髓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并伴有动脉瘤样结构(图2a),其血供由右侧甲状颈干发出的前根髓动脉供血,分别经脊髓静脉向上及向下引流(图2b),其整体结构为单支供血伴随多支引流的复杂AVM结构,其分别向上及向下的引流静脉可能造成脊髓静脉高压而引起症状,而更危险的是,颈髓腹侧存在的动脉瘤样结构(图3)随时可能再次破裂出血,造成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上,首先考虑通过栓塞其动脉瘤样结构,减少再次出血风险,为后期手术切除治疗创造条件。以5 F导引导管于右侧甲状颈干到位后,在微导丝配合下,使用微导管(Marathon EV3公司,美国)到达瘘口近端行超选造影,发现微导管到位其动脉瘤样结构附近困难,遂以聚乙烯醇( 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300~500μm, Cook公司,美国)进行栓塞,注入颗粒约5 min 后,患者突然诉颈部剧痛,伴头痛,双上肢麻木,即刻复查造影,显示对比剂流入蛛网膜下腔,提示术中AVM 破裂(图4a),遂准备气管插管、脑室引流等抢救措施,此时继续不停推注颗粒,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头痛及肢体活动情况,继续推注颗粒约5 min后,复查造影,见对比剂无明显外渗,动脉瘤样结构消失(图4b,图5)。结束手术,患者仍诉头痛、颈痛,双上肢麻木好转,术后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扩容等治疗14 d后出院。出院时患者意识清楚,右上肢肌力Ⅴ级,左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Ⅴ级,无大小便障碍。6个月后复查时体格检查:患者意识清楚,颈软,四肢肌力Ⅴ级,大小便正常。复查脊髓血管造影,示原畸形血管团内动脉瘤样结构消失,其向上静脉引流同前,但向下静脉引流消失(图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