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9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6/R

邮发代号: 80-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介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本刊栏目设置
论著、读者·作者·编者、病例报告、综述、专家共识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

  2 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6 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相应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英文摘要可略详,摘要需包含主要研究的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3 文稿中各层次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序号,写段落标题, 如“1”“1. 1”“2”“2. 1”,最多排至4位数,如“1.1.1.1”,各段落中连排的序号用(1)、(2)、(3)。

  4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5 统计学方法应写明所用统计学软件包名称、版本号及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检验值(如t、F、χ 2 值等),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 0.023);统计学符号按GB/ T3358. 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6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 / 3101 / 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7 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8 图、表应出现在正文结果部分的相应段落之后,按出现次序连续编码,应冠有图、表序号及标题。表采用三线表。 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电子版图片务求清晰,用JPG或TIFF格式保存,分辨率应为300点以上。人像图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影像学资料图注包括图题、对象、何检查、何部位、投照角度及显示内容。标本图应有尺度标记,病理图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标尺或放大倍数。

  9 数字用法执行GB/ T 15835 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0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 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 人只著录前3 人,后依文种加表示 “,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姓全拼,名缩写的形式,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 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两个实词以上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


期刊引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发文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往期文章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①生化指标检测组,32只大鼠.再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bE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的指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作者:林黎明;薛岚平;朵振顺 刊期: 2005- 04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卒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作者: 刊期: 2008- 04

  • 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后脑膜支代偿对颅外段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闭塞后大脑前动脉(ACA)脑膜支代偿对颅外段颈内动脉(EI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2008年7月,连续纳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经脑血管造影(DSA)证实的MCA慢性闭塞患者122例.根据DSA显示的ACA脑膜支代偿情况,分为ACA代偿组(72例)和无代偿组(5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两组患者双侧EICA的峰值流速(PS......

    作者:段春;华扬;贾凌云;杨洁;刘玉梅;刘蓓蓓 刊期: 2010- 06

  • 血流导向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血流导向支架(flowdivertingstent,FD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新装置,其治疗动脉瘤的机制是通过对载瘤动脉的血管重建,干扰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从而诱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并促进瘤颈部内膜的修复.目前,FDS主要用来治疗颅内复杂或难治性动脉瘤[1].FDS由48根网丝编织而成,孔率(网孔面积占支架所围成的总面积比例)约为65%~70%[24],故亦被称为密网支架或......

    作者:王奎重;史忠岚;袁绍纪 刊期: 2012- 07

  • 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的自然史与发生机制

    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是导致青少年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青少年致残、致死的主要脑血管病之一[1].出血性AVM的预后差,病死率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植物生存、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但是,目前AVM的发生和出血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4].目前研究认为,AVM的出血与多种因素相关,可能与其自然发展史、血管构筑和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赵兵;石会;钟鸣 刊期: 2012- 10

  • 不同治疗方式和时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不同时机(早期和延期,以72h为界限)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9例(共328个动脉瘤)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手术组186例,血管内治疗组113例.手术组中剔除15例患者后,29例为早期手术组,142例为延期手术组.血管内治疗组中37例为早期治疗组,76例为延期手术组.观察患者住院天数、出院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

    作者:吴琪;张鑫;杭春华;张庆荣 刊期: 2009- 05

  • 猪深低温停循环辅助灌注脑保护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长程时间窗90min期间行间歇性一侧颈动脉顺行辅助灌注脑保护液(IUACP)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0~15kg实验小猪22只,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6只,18℃不停循环90min,不加灌注脑保护液;阳性对照组8只,18℃停循环90min,不加灌注脑保护液;实验组8只,18℃停循环90min,IUACP灌注1,6-二磷酸果糖+氧和冷晶液脑保护液.采用改良开胸体外循环法建......

    作者:董斌;罗其中;江基尧;邱永明;钟春龙;徐英辉;廉治刚;陆兆丰 刊期: 2004- 11

  •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效果,探讨CPAP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合并OSAS患者68例,根据是否接受CPAP治疗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CPAP,均治疗......

    作者:王龙;赵学敏;袁肖征;余勇;吕克南;王复郁 刊期: 2016- 05

  • 36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DSA分析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DSA的特征.方法对36例经DSA确诊的烟雾病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同时分析其造影资料.结果①临床特点: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5~10岁和30~35岁左右.脑缺血表现27例(75%)、脑出血表现7例(19%)、症状性癫痫2例(6%).儿童患者(≤15岁)15例(42%),成人患者(>15)21例(58%).其发病类型均以脑缺血为主,而在临床表现上尤以单侧肢体无力或偏......

    作者:李新满;张志勇;李慎茂 刊期: 2007- 07

  • 影像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产期、新生儿期由于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脑损伤性疾病,轻者可治愈,重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和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1-2].......

    作者:吴书信 刊期: 2008-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