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的函数判别分析
李宗信;黄小波;陈文强;王宁群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 判别分析, 中医证型
摘要:目的 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分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的诊断规律.方法 收集经颈部超声明确诊断的1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相关的中医诊断标准,将患者分别诊断为精髓亏虚证(33例)、气虚证(34例)、痰浊内阻证(32例)、血瘀证(23例)、气滞证(14例)5型.将临床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级,分别记为1~4分.根据患者中医证型对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将有显著贡献的变量建立判别函数式,并使用逐一回代法和刀切法,对函数式的误判率进行检验.结果 筛选出对区分5类中医证型有显著贡献的20个变量:头晕(x1)、失眠(x2)、耳鸣(x3)、健忘(x4)、气短(x5)、神疲(x6)、乏力(x7)、自汗(x8)、胸脘胀痛(x9)、太息(x10)、局部刺痛(x11)、唇紫(x12)、腰酸(x13)、头脑空痛(x14)、口中黏腻(x15)、腹满(x16)、呃逆(x17)、嗳气(x18)、舌暗(x19)、腻苔(x20).通过这些变量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判别函数为:精髓亏虚证=-15.861+9.453x1-2.768x2+8.646x3+9.087x4+0.167x5-0.955x6-2.112x7-2.537x8-1.163x9-2.822x10-1.542x11+6.707x12+0.557x13-4.364x14+4.565x15+3.869x16-2.536x17-9.246x18+9.504x19+7.799x20;气虚证=-33.048+5.117x1-0.931x2-2.349x3+4.728x4-1.156x5+2.841x6+13.925x7+9.017x8-0.449x9-4.317x10+1.584x11+3.837x12+5.542x13+6.725x14+0.247x15+12.491x16+5.931x17-12.760x18-4.784x19+9.001x20;痰浊内阻证=-37.974+11.015x1-1.329x2+2.241x3+7.237x4-0.134x5-1.698x6+8.497x7+6.564x8-4.911x9-3.109x10+11.532x11+8.453x12-4.027x13+5.732x14+26.727x15+6.255x16+7.139x17-12.138x18+3.385x19+27.468x20;血瘀证=-23.812+13.170x1+3.721x2+10.207x3+7.599x4+2.031x5-6.033x6+6.102x7+1.308x8-7.105x9+4.188x10+14.892x11+2.842x12-8.401x13-8.497x14+9.879x15+7.875x16-2.309x17-10.913x18+7.481x19+4.487x20;气滞证=-18.531+8.330x1+3.733x2+3.663x3+0.281x4+1.459x5+1.569x6+8.453x7+1.006x8-1.590x9+2.412x10-0.529x11-2.795x12-0.105x13-4.891x14-0.149x15+11.966x16-1.885x17-3.726x18+8.558x19+1.896x20.逐一回代法判别总误判率为0.00%;刀切法计算误判率为16.87%.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判别函数与临床诊断吻合良好,能提高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