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45岁以下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查和危险因素分析
王玉华;孙伟景;朱淑敏;韩凌
关键词: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颈动脉疾病, 早期诊断, 青年
摘要: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析45岁以下人群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检出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5~34岁和35~44岁两个年龄组各459例的体检人员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远段、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段内-中膜厚度(IMT)和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以IMT增厚与否分为病变组(CAS组)和正常组.并对两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1]CAS组117例,平均年龄(41±5)岁;正常组801例,平均年龄(36±5)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CAS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3.1%、24.8%、16.2%和34.2%;正常组为15.1%,13.2%,8.7%和2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5~34岁组CAS检出率为5.23%(24/459),35~44岁组为20.26%(93/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CAS患者中,25~34岁组病变程度较轻,全部为单纯IMT增厚,而35~44岁组则有20.4%(19/93)已形成粥样斑块(P<0.05).结论 与25~34岁组比较,35~44岁年龄组CAS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高、程度重;CDFI可以为45岁以下人群颈动脉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