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血管内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初步观察
宿英英;李霞;高冉;李红亮;肖芬;高金霞;叶红;丁建平;王琳
关键词:脑梗死, 低温, 人工, 物理治疗技术, 血管内低温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对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48 h内行血管内低温治疗,通过血管内热交换系统控制患者核心体温(膀胱温度).这一过程包括诱导低温(目标温度为33~34℃)、维持低温(维持目标温度24 h)和恢复常温(24h恢复至36.5℃),同时监测低温期间的不良事件.低温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预后评估. 结果 ①4例患者诱导低温时间中位数为6.5 h(3.5~12.5 h).1例患者因寒战控制不理想而未能达到目标温度.② 3例患者低温持续24h;1例患者因纠正脑疝而延长至48h.低温期间,3例患者核心体温大偏差<1℃;另1例患者核心体温大偏差<2℃,但温度偏差<0.3℃时间占低温全程的80%~90%.③3例患者复温持续24 h,1例患者复温持续13.5 h.④低温期间非严重性不良事件共14件,2例低温前即形成脑疝的患者死亡.⑤3例存活患者低温治疗后3个月mRS分别为4、5、5分. 结论 血管内低温可操作性强,持续低温稳定、复温可控性强.低温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但其有效性尚需大样本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