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承基、凌锋教授担任主编。内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等。杂志同时向国内外发行,面向所有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超声科等医学专业的医师。2006年,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被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所收录。

首页>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921
  • 国内刊号:11-5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06期

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刘利强;罗玉敏;吉训明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 低温, 人工, 临床研究, 综述
摘要:低温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低温通过多种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包括稳定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脑代谢率,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产生,减少微血管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减少自由基形成,延缓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耗竭,减少钙离子内流及其继发的细胞毒性作用,减轻卒中后的细胞凋亡等[1]。近年来,以动物实验结果为基础,陆续开展了一些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对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及相关临床问题综述如下。